[實用新型]超聲波軌道交通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38074.2 | 申請日: | 2013-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113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譚志忠;莊載賜;張金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諾麗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L1/00 | 分類號: | B61L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納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孔凡亮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聲波 軌道交通 檢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交通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超聲波軌道交通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發展,城市輕軌交通也隨之發展而來,城市軌道交通發達程度反映出一個城市社會主義代化的程度。而輕軌列車交通是城市軌道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輕軌列車不同于地鐵交通,它建于高空,是城市交通的瑰寶,帶動城市旅游資源,也是城市特色;因此為保證輕軌列車軌道交通順暢,軌道交通檢測設備也成為軌道交通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因此檢測設備的信號準確性也因此顯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防止設備對車輛信息的誤判。
然而現有的檢測設備僅設有超聲波探頭,容易受環境和外界事物影響,如飛鳥飛過等,容易出現誤判現象,難以保證軌道交通的順暢與安全。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設計新穎、合理,檢測效率和精度高,避免誤判的超聲波軌道交通檢測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超聲波軌道交通檢測裝置,其包括控制器、支架和至少兩超聲波探頭,該些超聲波探頭設置在所述支架上,并分別與所述控制器相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超聲波探頭的數量為兩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支架包括一支柱及兩橫桿,兩橫桿水平間隔并排在所述支柱的上部,所述超聲波探頭對應設置在與其相對應的橫桿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兩橫桿水平間隔距離為400~600毫米。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橫桿上設有能將所述超聲波探頭罩住的超聲波護罩。能有效保護超聲波探頭,延長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巧妙、合理,設有兩個或多個超聲波探頭,只有相應數量的超聲波探頭同時檢測到信號時,控制器才反饋出預設的信號,而單個超聲波檢測到信號不做處理,有效杜絕了車輛信息的錯誤提取,避免出現誤判,確保了軌道交通的順暢運行與安全,而且整體結構新穎、簡單,易于實現,利于廣泛推廣應用。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運用在軌道中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圖1和圖2,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超聲波軌道交通檢測裝置,其包括控制器、支架1和兩超聲波探頭2,兩超聲波探頭2設置在所述支架1上,并分別與所述控制器相連接。
所述支架1包括一支柱11及兩橫桿12,兩橫桿12水平間隔并排在所述支柱11的上部,所述超聲波探頭2對應設置在與其相對應的橫桿12上。所述橫桿12上設有能將所述超聲波探頭2罩住的超聲波護罩3。設有超聲波護罩3,能有效保護超聲波探頭2,延長使用壽命。
本實施例中,兩橫桿12水平間隔距離優選為500毫米。其它實施例中,兩橫桿12水平間隔距離可以在400~600毫米的范圍內選擇。
兼于判斷的精準度和成本控制,本實施例中,所述超聲波探頭2的數量優選為兩個。其它實施例中,為進一步提高精準度,所述超聲波探頭2的數量可以設置在三個或更多個。然而設置相應數量的橫桿12即可。
使用時,由于設有兩個超聲波探頭2,只有兩個超聲波探頭2同時檢測到信號時,控制器才反饋出預設的信號,而單個超聲波檢測到信號不做處理,有效杜絕了車輛信息的錯誤提取,避免出現誤判,確保了軌道交通的順暢運行與安全。
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如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所述,采用與其相同或相似的結構而得到的其它檢測裝置,均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諾麗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諾麗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3807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