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接觸網線檢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38030.X | 申請日: | 2013-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168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譚志忠;莊載賜;張金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諾麗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84 | 分類號: | G01N21/8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納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孔凡亮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接觸 網線 檢測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檢測系統,尤其是一種接觸網線檢測系統。
背景技術
在輕軌的運營過程中,輕軌列車通過受電弓上的滑板與接觸線相接觸進行取電,作為輕軌列車的牽引電源及其它用電設備的電源。在高速電氣化輕軌列車線路系統中,輕軌列車必須保持穩定的受流狀態。因此作為直接與接觸線接觸的取流關鍵設備-受電弓滑板的狀態極為關鍵,它關系到機車能否穩定、可靠地從接觸線取電。由于受電弓滑板與接觸導線長期接觸,不可避免的發生磨損,而導致輕軌列車受電性能變差;若發生異常狀況時,使得滑板表面異常脫落,就會導致發生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對滑板表面磨損狀況進行監測,以保證輕軌列車的穩定、安全運行。
目前,對受電弓滑板表面的磨損檢測,大部分還是采用較為原始的檢測方法,主要是通過人工每天在輕軌列車出庫和入庫的時候進行目測,其效率低、精度差;檢查結果依據人為經驗判斷,容易出現誤判。
中國申請號“201010618869.4”,名稱為“一種受電弓滑板磨耗監測系統”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受電弓滑板磨耗監測系統,包括三維立體相機(3D?相機)和激光器,三維立體相機和激光器連接PLC控制器,由PLC控制器控制其開閉,PLC控制器還連接有工控機,工控機與三維立體相機之間通過寬帶網絡連接,可通過寬帶網絡接收三維立體相機傳送的照片,并將其存儲。受電弓通過時,三維立體相機能夠將拍下的受電弓頂部照片通過寬帶網絡發送給工控機,工控機通過對三維照片進行分析,可清晰的得出受電弓頂部滑板的三維坐標值,從而可得出滑板的磨耗情況。
然而,由于現有的接觸線都是直線型的,會對滑板產生部分阻擋,即有疏漏的部分,無法進行全面觀察,容易造成誤判。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巧妙、合理,能夠自動對受電弓的滑板表面的磨耗情況進行全面監測,且檢測效率和精度高的接觸網線檢測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接觸網線檢測系統,其包括接觸網線和設置在該接觸網線一側的檢測裝置,所述接觸網線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水平延伸部、彎折部和第二水平延伸部,該第二水平延伸部與第一水平延伸部不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與第二水平延伸部的水平間隔距離為20~40毫米。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與第二水平延伸部的水平間隔距離為30毫米。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檢測裝置包括控制器及兩分別與該控制器相連接的掃描檢測組件,兩掃描檢測組件對應設置在與其對應第一水平延伸部或第二水平延伸部的一側。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掃描檢測組件包括閃光燈、激光器、第一工業相機和第二工業相機,所述第一工業相機和激光器設置在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或第二水平延伸部的上側邊位置,所述第二工業相機和閃光燈設置在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或第二水平延伸部的下側邊位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接觸網線的橫截面外形輪廓呈“工”字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巧妙、合理,接觸網線設有彎折部,且第一、第二水平延伸部不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能讓檢測裝置較好拍攝滑板的上部分和下部分圖像,然后通過中間重合部分進行圖像組合,從而得出滑板的整體磨耗圖像,不會有疏漏部分,有效解決接觸網線對滑板進行阻擋的問題,方便更為清楚的、直觀的、準確的得出滑板的磨耗情況,避免出現誤判,以有效制定滑板更換計劃,及時發現受電弓的運行故障,確保行車安全;而且接觸網線呈工字形,整體結構強度大,穩定性高,不僅確保與滑板良好接觸性,還有效延長了使用壽命,利于廣泛推廣應用。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的接觸網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局部A的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4是圖2中的B-B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圖1至圖4,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接觸網線檢測系統,其包括接觸網線1和設置在該接觸網線1一側的檢測裝置2,所述接觸網線1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水平延伸部11、彎折部12和第二水平延伸部13,該第二水平延伸部13與第一水平延伸部11不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11與第二水平延伸部13的水平間隔距離h為30毫米。其它實施例中,可以根據使用要求,將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11與第二水平延伸部13的水平間隔距離h設置為20~40毫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諾麗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諾麗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3803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后視鏡
- 下一篇:壓力數顯遙控防超載汽車尾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