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豬屠宰電麻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37976.4 | 申請日: | 2013-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369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1 |
| 發明(設計)人: | 吳賽輝;何鑫淼;王文濤;彭福剛;劉娣;馬紅;張冬杰;付博;汪亮;李忠秋;郭鎮華;李偉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22B3/06 | 分類號: | A22B3/06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東方專利事務所 23118 | 代理人: | 陳曉光 |
| 地址: | 150086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屠宰 電麻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豬屠宰電麻器,具體涉及一種利用電流將豬擊暈的裝置。
背景技術:
對于生豬肉的食用品質來說,影響因素有很多,豬的品種和出欄時間是主要因素。肉質的評定通常從肌肉顏色、肌肉PH值、肌肉系水力、肌肉脂肪含量、嫩度和風味等方面。
目前豬屠宰場多采用單點式擊暈,即將豬趕到導電地板上,單點電極放置在頸部,此方法會導致動物心功能紊亂,隨后出現永久性失去知覺。此種方法造成宰后肌肉糖酵解加快,汁液滲出增加,肉色蒼白,失水率高。有些豬在被屠宰的過程中因放血不完全造成肉色差,并且制造了微生物增殖的優越環境。這些粗超的屠宰方法和豬肉的處理手段影響了豬肉的適口性和營養程度,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的差品質的豬肉,被迫以低價格出售,給養豬場、豬肉加工工廠和經銷商帶來經濟損失的同時,給消費者帶來食用安全隱患。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識的增強,人們對豬肉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安全高質量的豬屠宰方法和裝置是急需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豬屠宰電麻器。
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豬屠宰電麻器,其組成包括:帶有絕緣外皮的外管,所述的外管內部具有連桿,所述的外管的一端分別通過轉軸安裝連接臂,所述的連接臂分別連接電鉤,所述的連接臂上還分別通過轉軸連接傳動桿,所述的傳動桿同時連接于所述的連桿。
所述的豬屠宰電麻器,所述的連桿在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間具有卡簧和碰珠,在第二擋板和第三檔板間位于所述的外管內部的連桿上套有彈簧。
所述的豬屠宰電麻器,所述的外管的內壁具有擋板,所述的外管還安裝下壓開關、電源開關和電源線,兩個所述的電鉤分別連接電線。
所述的豬屠宰電麻器,所述的連接臂和電鉤末端具有內螺紋,所述的連接臂和電鉤通過套有絕緣墊片的絕緣桿連接,所述的絕緣桿表面具有與所述的連接臂和電鉤末端的內螺紋吻合的外螺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利用電擊原理,設計了能夠鉤住豬的兩只耳朵的電鉤,避免電擊時器械移位且保證了豬被電擊至昏的效果,電擊可致血管收縮,使肌肉毛細血管中的血液被排出,有利于降低肌肉的糖原貯備,確保豬肉鮮嫩的食用品質。
本實用新型在電擊活豬至昏過程中,因兩個電極放置在豬頭部的兩耳之上,這樣電流集中通過大腦,70V-90V,0.3A的交流電作用2-10s的致昏條件,得到最佳擊暈效果,生豬肉的顏色鮮紅、適口性和營養價值帶到保證。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利用轉軸控制電擊活豬的操作過程,簡單直接,且能折疊易存放。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通電時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斷電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豬屠宰電麻器,其組成包括:帶有絕緣外皮的外管1,所述的外管內部具有連桿2,所述的外管的一端分別通過轉軸3安裝連接臂4,所述的連接臂分別連接電鉤5,所述的連接臂上還分別通過轉軸連接傳動桿6,所述的傳動桿同時連接于所述的連桿。
實施例2:
實施例1所述的豬屠宰電麻器,所述的連桿在第一擋板7和第二擋板8間具有卡簧9和碰珠10,在第二擋板和第三檔板11間位于所述的外管內部的連桿上套有彈簧12。
實施例3:
實施例1或2所述的豬屠宰電麻器,所述的外管的內壁具有擋板13,所述的外管還安裝下壓開關14、電源開關15和電源線16,兩個所述的電鉤分別連接電線17,拉推所述的連桿使所述的彈簧拉伸和壓縮時,所述的碰珠撥動所述的電源開關與電線接觸和分離,實現電路的閉合和斷開的過程。
實施例4:
實施例1或2所述的豬屠宰電麻器,所述的連接臂和電鉤末端具有內螺紋,所述的連接臂和電鉤通過套有絕緣墊片18的絕緣桿19連接,所述的絕緣桿表面具有與所述的連接臂和電鉤末端的內螺紋吻合的外螺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未經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3797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