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礦用濕式離心捕塵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37441.7 | 申請日: | 2013-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612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8 |
| 發明(設計)人: | 侯昭尤;奚青松;張秋靈;韓光信;石國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大屯工貿實業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5/00 | 分類號: | E21F5/00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聯專利事務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愛芳 |
| 地址: | 22161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礦用濕式 離心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捕塵裝置,具體是一種礦用濕式離心捕塵裝置,屬于礦用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呼吸性粉塵是煤礦工人罹患矽肺病的元兇,長期以來我國煤礦防治粉塵危害的主要手段是灑水除塵和噴霧除塵,這種除塵方式除塵效果差,且巷道濕度大,給作業人員帶來極大的不便,雖然現在有利用負壓風機收集含塵空氣,含塵氣流在負壓風機內經噴霧霧化融合后,通過過濾網進行過濾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容易阻礙氣流的流通順暢,同時對過濾網需要定時進行清洗。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礦用濕式離心捕塵裝置,能形成“之”字形通道,從而提高除塵效果,同時保證氣流的流通順暢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礦用濕式離心捕塵裝置,包括捕塵箱體、捕塵板和定位固定扁鐵,捕塵箱體的進風側的上下底板上設有U形定位槽,定位固定扁鐵固定在捕塵箱體的出風側,捕塵板的形狀為Μ形折彎板,多個捕塵板以捕塵箱體的A向中心線為軸線,對稱地設置在捕塵箱體內形成Μ形通風道,所述的捕塵板的進風側通過U形定位槽與捕塵箱體固定連接,捕塵板的出風側與定位固定扁鐵固定連接。
進一步,所述的捕塵板包括U形夾鐵、網狀金屬架、層疊式過濾網和鍍鋅鋼板,鍍鋅鋼板設置在網狀金屬架內側,層疊式過濾網置于網狀金屬架和鍍鋅鋼板之間,所述的網狀金屬架的兩端、層疊式過濾網的兩端和鍍鋅鋼板的兩端分別通過U形夾鐵夾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捕塵板采用對稱排列,使捕塵裝置內氣流通道成對稱布置,氣流加載到捕塵裝置上的作用力成軸對稱方向相反,達到受力平衡;(2)由于形成“之”字形通道,使過流通道通暢,風阻小;(3)氣流在Μ形通道內經多次離心力作用,粉塵充分撞擊到過濾網上,除塵效果好;(4)污水順捕塵板垂直下降,然后從底板流淌至排污口,實現過濾網免清洗。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結構圖;
圖3是圖2中B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1、捕塵箱體,2、捕塵板,3、U形定位槽,4、U形夾鐵,5、定位固定扁鐵,6、網狀金屬架,7、層疊式過濾網,8、鍍鋅鋼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捕塵箱體1、捕塵板2和定位固定扁鐵5,捕塵箱體1的進風側的上下底板上設有U形定位槽3,定位固定扁鐵5固定在捕塵箱體1的出風側,捕塵板2的形狀為Μ形折彎板,多個捕塵板2以捕塵箱體1的A向中心線為軸線,對稱地設置在捕塵箱體1內形成Μ形通風道,所述的捕塵板2的進風側通過U形定位槽3與捕塵箱體1固定連接,捕塵板2的出風側與定位固定扁鐵5固定連接。
如圖3所示,所述的捕塵板2包括U形夾鐵4、網狀金屬架6、層疊式過濾網7和鍍鋅鋼板8,鍍鋅鋼板8設置在網狀金屬架6內側,層疊式過濾網7置于網狀金屬架6和鍍鋅鋼板8之間,所述的網狀金屬架6的兩端、層疊式過濾網7的兩端和鍍鋅鋼板8的兩端分別通過U形夾鐵4夾緊。
當含塵氣流通過本捕塵裝置時,由于通風道為Μ形,所以形成Μ形風流,氣流在Μ形通道內經多次離心力作用,粉塵充分撞擊到捕塵板2上,被捕塵板2吸附,從而達到除塵目的,同時保證氣流流動的順暢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大屯工貿實業公司,未經徐州大屯工貿實業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3744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聚風發電用控風裝置
- 下一篇:一種光引發溶液聚合的實驗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