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絲襪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137286.9 | 申請日: | 2013-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875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31 |
| 發(fā)明(設計)人: | 楊文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義烏市金路達襪業(y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1B11/02 | 分類號: | A41B11/02;A41B1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豐禾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久林 |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絲襪 | ||
本實用新型屬于襪子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絲襪。
現(xiàn)有技術中,絲襪一般包括襪尖、襪身和襪口,襪身與襪口直接連接,因為,襪口一般為采用羅紋組織等彈性較好的織物組織,襪身一般采用平紋組織,兩種織物組織在彈性、舒張性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所以,現(xiàn)有的絲襪在穿著時,時常存在襪口過緊或者襪口容易下滑等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絲襪,在襪身與襪口之間設置過渡組織結構,不僅可以保證絲襪絲薄爽滑、舒適透氣,而且保證絲襪穿著的舒適性和襪口不下滑。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絲襪,包括襪尖、襪身和襪口,所述襪身為平紋組織,襪身上部設有多條第一過渡帶,第一過渡帶為添紗組織,兩條第一過渡帶之間的間隔仍為平紋組織,所述襪身與襪尖之間通過第二過渡帶連接,第二過渡帶為網(wǎng)眼組織。
采用添紗組織實現(xiàn)羅口與襪身之間的過渡連接,添紗織物的厚度、彈性和舒張性均介于襪口和襪尖之間,不僅可以保證襪身和襪口、襪尖的連接牢固,避免脫線,而且使得襪身和襪口的配合更加適當,避免了羅口下滑或者過緊。網(wǎng)眼組織自身連接結構牢固,襪身與襪尖采用網(wǎng)眼組織過渡連接,連接牢固避免露絲,耐磨耐穿。
上述絲襪的織造材料可以是普通尼龍絲、水晶絲、包芯絲、天鵝絨、超薄型天鵝絨、萊卡、特達等任何一種或多種絲襪材料。作為優(yōu)選,所述襪身和襪尖均為包芯絲編織的平紋組織,絲薄爽滑、舒適透氣。
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一過渡帶為在襪身材料基礎上添加錦綸編織成的添紗組織。
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一過渡帶的寬度為3~20mm,所述第一過渡帶的數(shù)量為2~5條。這樣不僅美觀舒適,而且牢固不下滑。
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一過渡帶的寬度為3~20mm,所述第一過渡帶的數(shù)量為2~5條。這樣不僅美觀舒適,而且牢固不下滑。
作為優(yōu)選,所述襪口為錦綸和氨綸混合編織的1×1抽條組織。
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二過渡帶為包芯絲編織的1×1網(wǎng)眼組織。
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二過渡帶的寬度為2~10mm。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術方案,在襪身與襪口之間采用添紗組織過渡連接,襪身與襪尖采用網(wǎng)眼組織過渡連接,連接牢固避免露絲,耐磨耐穿。不僅可以保證絲襪絲薄爽滑、舒適透氣和美觀,而且保證絲襪穿著的舒適性和襪口不下滑,更加耐穿耐磨、不易脫線露絲。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的一種絲襪,包括襪尖5、襪身3和襪口1,所述襪身3為平紋組織,襪身3上部設有三條第一過渡帶2,第一過渡帶2為添紗組織,兩條第一過渡帶2之間的間隔仍為平紋組織,所述襪身3與襪尖5之間通過第二過渡帶4連接,第二過渡帶4為網(wǎng)眼組織。
本實施例中,所述襪身3和襪尖5均為包芯絲編織的平紋組織,該包芯絲由15D長絲和包紗2012構成。所述第一過渡帶2為在襪身3材料基礎上添加30D錦綸編織成的添紗組織,每條第一過渡帶2的寬度為3~20mm。所述襪口1為30D錦綸和140D氨綸混合編織的1×1抽條組織。所述第二過渡帶4為上述包芯絲材料編織的1×1網(wǎng)眼組織,第二過渡帶4的寬度為2~10mm。
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義烏市金路達襪業(yè)有限公司,未經(jīng)義烏市金路達襪業(y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3728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