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腳蹬式雙側下肢康復訓練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35482.2 | 申請日: | 2013-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395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1 |
| 發明(設計)人: | 賀麗雅;夏舜堯;孫妍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3B22/08 | 分類號: | A63B22/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孫皓晨;賀華廉 |
| 地址: | 150086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腳蹬 式雙側 下肢 康復訓練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涉及一種腳蹬式雙側下肢康復訓練儀。
背景技術
腦中風病臨床最主要的表現,是神志障礙和運動、感覺以及語言障礙。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除神志清醒外,其余癥狀依然會不同程度地存在。這些癥狀,稱為后遺癥。常見的有:中樞性癱瘓、周圍性癱瘓、偏癱。而這些病人往往走路下肢屈指,行動不便,由于中樞神經系統存在可塑性,在大腦損傷后的恢復過程中,具有功能重建的可能性。通過模擬運動的被動拮抗作用,協調和支配肢體的功能狀態,使其恢復動態平衡;同時多次重復的運動可以向大腦反饋促通信息,使其盡快地最大限度地實現功能重建,打破痙攣模式,恢復肢體自主的運動控制,目前缺少一種便于患者隨時隨地在家也能進行下肢康復訓練的器械。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腳蹬式雙側下肢康復訓練儀,使患者在家也能隨時進行下肢康復訓練,增強患者康復的自信心,恢復患者的肌張力和肢體運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腳蹬式雙側下肢康復訓練儀,包括座椅,其特征是:所述的座椅下面具有斜梁,所述的斜梁的端頭安裝軸承,所述的軸承里面安裝轉軸,所述的轉軸的兩側分別連接曲柄,所述的曲柄上安裝腳踏。
所述的腳蹬式雙側下肢康復訓練儀,其中:所述的座椅上設置扶手。
所述的腳蹬式雙側下肢康復訓練儀,其中:所述的座椅上設置靠背。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在于:
1.腦中風后遺癥下肢運動障礙的患者使用本實用新型進行下肢屈伸訓練,能夠幫助患者實現下肢運動功能重建,打破痙攣模式,恢復肢體自主的運動控制,并且本實用新型在家隨時可以進行訓練,無需患者家屬協助,減輕患者家屬的負擔。
2.本實用新型扶手和靠背,方便患者訓練的過程中隨時休息。體現對患者的人性化關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腳蹬式雙側下肢康復訓練儀,包括座椅1,所述的座椅下面具有斜梁2,所述的斜梁的端頭安裝軸承3,所述的軸承里面安裝轉軸4,所述的轉軸的兩側分別連接曲柄5,所述的曲柄上安裝腳踏6。
在更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座椅上設置扶手7和靠背8。
腦中風后遺癥下肢運動障礙的患者使用本實用新型進行下肢屈伸訓練,能夠幫助患者實現下肢運動功能重建,打破痙攣模式,恢復肢體自主的運動控制,并且本實用新型在家隨時可以進行訓練,無需患者家屬協助,減輕患者家屬的負擔。
本實用新型的腳蹬式雙側下肢康復訓練儀其加工制作非常簡單方便,按說明書附圖結合上述實施例加工制作即可。
以上說明對本實用新型而言只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作出許多修改、變化或等效,但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醫科大學,未經哈爾濱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3548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發電的腳踏鏈輪式健身器
- 下一篇:一種消防用水軟管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