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礦井膏體填充管路的伸縮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34782.9 | 申請日: | 2013-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991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31 |
| 發明(設計)人: | 陳元峰;裴廣利;李進海;王廣岳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元峰 |
| 主分類號: | F16L9/22 | 分類號: | F16L9/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4704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礦井 填充 管路 伸縮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涉及礦井膏體填充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填充管路的伸縮結構。
煤礦采空區內進行回填,逐漸成為煤礦生產的基本要求,填充原料通過填充管路運輸,填充管路由多根鋼管相接而成,接頭處使用管卡固定,此種連接方式較為牢固,且耐用性強。但管路出現堵塞,維修過程較為費力,需要打開管卡,拆分管路進行維修。由于井下條件苛刻,管路拆分由人工完成,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因此,發明人預想設計一種便于拆裝的伸縮式填充管路。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礦井膏體填充管路的伸縮結構,該伸縮結構造型新穎,連接牢靠,易于拆分。
本實用新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礦井膏體填充管路的伸縮結構,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及第三管路,第二管路的左端和右端分別插入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和第三管路的內壁面均設置有與第二管路相貼合的密封墊;第三管路的上方和下方分別設置有液壓缸,液壓缸的活塞桿通過連桿與第二管路連接,活塞桿帶動第二管路左右移動。
優選地,所述第二管路右端的外壁面設置有與第三管路相貼合的密封墊。
優選地,所述第三管路的右端收口。
優選地,所述第一管路的內徑在10厘米至20厘米之間。
優選地,所述第一管路的內徑在10厘米至20厘米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此種填充管路由能夠左右移動的第二管路將第一管路和第三管路連通,在管路發生堵塞時,由液壓缸帶動第二管路向右側移動,使第二管路與第一管路脫開,進行放漿疏通。待管路整體導通后,由液壓缸帶動第二管路向左側移動,使第二管路與第一管路相插接,進行正常的原料輸送。具有維護方便,維修效率高,密封性好的優勢。
圖1是礦井膏體填充管路的伸縮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結合圖1,礦井膏體填充管路的伸縮結構,包括第一管路1、第二管路2、及第三管路3,第二管路2的左端和右端分別插入第一管路1和第二管路2,第一管路1和第三管路3的內壁面均設置有與第二管路2相貼合的密封墊4。第三管路3的上方和下方分別設置有液壓缸5,液壓缸5的活塞桿6通過連桿7與第二管路2連接,活塞桿6帶動第二管路2左右移動。
所述第一管路1的內徑為10厘米、15厘米、或20厘米,第二管路2右端的外壁面設置有與第三管路3相貼合的密封墊8,第三管路3的右端收口。
此種填充管路由能夠左右移動的第二管路將第一管路和第三管路連通,在管路發生堵塞時,由液壓缸帶動第二管路向右側移動,使第二管路與第一管路脫開,進行放漿疏通。待管路整體導通后,由液壓缸帶動第二管路向左側移動,使第二管路與第一管路相插接,進行正常的原料輸送。具有維護方便,維修效率高,密封性好的優勢。
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元峰,未經陳元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3478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節流式太陽能熱水器
- 下一篇:一種套類用的雙向彈性固定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