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彈性結構提升機卷筒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32570.7 | 申請日: | 2013-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280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左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湘煤立達礦山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D1/28 | 分類號: | B66D1/28;B66D1/30 |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奇美專利商標事務所 43105 | 代理人: | 劉國鼎 |
| 地址: | 412003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區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彈性 結構 提升 卷筒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提升機卷筒,尤其涉及一種彈性結構提升機卷筒。
背景技術
?目前,提升機卷筒都是采用螺栓分別通過筒殼兩側的左(右)支承輪及左(右)輪轂與主軸連成一體,其中左(右)輪轂采用過盈工藝固定連接到主軸上,通過主軸與卷筒之間的這種剛性連接,實現主軸的驅動功能。這種結構存在加工及組裝難度大,卷筒筒殼工作變形應力嚴重降低結構強度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變形應力小、結構強度大、更易于加工及組裝的彈性結構提升機卷筒。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彈性結構提升機卷筒,包括筒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殼3的一側通過制動支承輪4、固定輪轂5和螺栓1、2與主軸6相連,另一側通過支承輪9、游動輪轂10和螺栓7、8與主軸6相連。
所述的固定輪轂5與主軸6采用過盈配合連接。
所述的游動輪轂10與主軸6采用間隙配合連接。
所述的游動輪轂10內部設有油道11和環形油槽12。
所述的游動輪轂10內部環形油槽12通過潤滑油管路13與安裝在支承輪9上的潤滑油杯14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過采用游動輪轂,降低了卷筒組裝時的裝配難度,并降低了主軸、輪轂、支承輪和筒殼上軸向配合尺寸精度要求,降低了零件加工難度。2、通過采用游動輪轂實現了卷筒的彈性結構,可以有效補償筒殼變形,防止產生變形應力,從而有效保證結構強度。3、通過潤滑油杯加入的潤滑油可對游動輪轂配合面進行有效潤滑,保證游動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2、7、8—螺栓,3—筒殼,4—制動支承輪,5—固定輪轂,6—主軸,9—支承輪,10—游動輪轂,11—油道,12—環形油槽,13—潤滑油管路,14—潤滑油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見附圖,本實用新型包括筒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殼3的一側通過制動支承輪4、固定輪轂5和螺栓1、2與主軸6相連,另一側通過支承輪9及游動輪轂10和螺栓7、8與主軸6相連。
所述的固定輪轂5與主軸6采用過盈配合連接。
所述的游動輪轂10與主軸6采用間隙配合連接。
所述的游動輪轂10內部設有油道11和環形油槽12。
所述的游動輪轂10內部環形油槽12通過潤滑油管路13與安裝在支承輪9上的潤滑油杯14連通。
卷筒的筒殼3兩側分別經過制動支承輪4及固定輪轂5和支承輪9及游動輪轂10支承連接在主軸6上。主軸6對筒殼3的驅動力只通過固定輪轂5處的過盈固定連接傳遞。游動輪轂10與主軸6采用間隙配合,裝配后可在主軸6上自由移動,實現卷筒的彈性結構。在進行卷筒組裝時,通過自由調整游動輪轂10的位置可以大大降低組裝難度,并相應降低主軸、輪轂、支承輪和筒殼上軸向配合尺寸的精度要求,從而有效降低了零件加工難度。
提升機工作時,卷筒可以通過游動輪轂在主軸上的自由移動補償筒殼受力變形所產生的軸向尺寸變化,從而防止了變形應力的產生,卷筒的這種彈性結構可以有效保證結構強度。
從潤滑油杯14加入的潤滑油通過潤滑油管路13、游動輪轂10內的油道11和環形油槽12,可以引入到游動輪轂10和主軸6的游動配合表面進行有效潤滑,保證了游動輪轂10的靈活游動并可減少零件磨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湘煤立達礦山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湘煤立達礦山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3257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