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吸附地下水中金屬元素的梯級反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31121.0 | 申請日: | 2013-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956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31 |
| 發明(設計)人: | 張穎;鄭茹;曹博;孟慶娟;趙佳英;宋秋霞;姜昭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28 | 分類號: | C02F1/28;C02F1/64;C02F103/06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劉同恩 |
| 地址: | 15003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吸附 地下 水中 金屬元素 梯級 反應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吸附地下水中金屬元素的梯級反應裝置。
由于受地質環境條件的影響及人為因素造成的重金屬污染,我國北方地區地下水中通常含有過多的鐵和錳,致使儲量極為豐富的地下水資源難以直接應用,嚴重制約當地經濟的發展。為了提高地下水的利用率,需去除地下水中的鐵、錳等金屬元素,傳統裝置去除地下水中的方法成本高,操作復雜。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去除地下水中含有的鐵、錳等金屬元素裝置成本高、操作復雜的問題,進而提供一種用于吸附地下水中金屬元素的梯級反應裝置。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所述裝置包括進水水箱、出水水箱、抽水泵和多個水管,所述裝置還包括三個吸附柱機構,每個吸附柱機構包括頂蓋、透明筒體、筒底連通座、兩個出水管和兩個多層過濾網;每個透明筒體的外側壁上密封設置有兩個出水管,頂蓋內設置有一個多層過濾網,筒底連通座內設置有一個多層過濾網,透明筒體的頂部設置有一個頂蓋,每個透明筒體的底部設置有一個筒底連通座,且筒底連通座和頂蓋均與透明筒體密封連通,三個吸附柱機構橫排對齊設置,且位于左側的吸附柱機構的筒底連通座通過水管與位于中間的吸附柱機構的頂蓋密封連通,位于中間的吸附柱機構的筒底連通座通過水管與位于右側的吸附柱機構的頂蓋密封連通,
進水水箱通過水管與水泵的進水口密封連通,水泵的出水口通過水管與位于左側的吸附柱機構的頂蓋密封連通,位于右側的吸附柱機構的筒底連通座通過水管與出水水箱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向本實用新型中吸附柱機構內加入生物吸附劑,通過生物吸附劑去除地下水中的鐵、錳等金屬元素,去除地下水中的鐵、錳等金屬元素的效率均達到97%?99%、且生物吸附劑價格低廉節約成本,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滿足設計的要求、便于操作、可適用性強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向本實用新型中吸附柱機構內加入生物吸附劑,通過生物吸附劑去除地下水中的鐵、錳等金屬元素,去除地下水中的鐵、錳等金屬元素的效率均達到97%?99%、且生物吸附劑價格低廉節約成本,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滿足設計的要求、便于操作、可適用性強的特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一種用于吸附地下水中金屬元素的梯級反應裝置,所述裝置包括進水水箱1、出水水箱2、抽水泵3和多個水管5,所述裝置還包括三個吸附柱機構11,每個吸附柱機構11包括頂蓋6、透明筒體8、筒底連通座10、兩個出水管9和兩個多層過濾網7;每個透明筒體8的外側壁上密封設置有兩個出水管9,頂蓋6內設置有一個多層過濾網7,筒底連通座10內設置有一個多層過濾網7,透明筒體8的頂部設置有一個頂蓋6,每個透明筒體8的底部設置有一個筒底連通座10,且筒底連通座10和頂蓋6均與透明筒體8密封連通,三個吸附柱機構11橫排對齊設置,且位于左側的吸附柱機構11的筒底連通座10通過水管5與位于中間的吸附柱機構11的頂蓋6密封連通,位于中間的吸附柱機構11的筒底連通座10通過水管5與位于右側的吸附柱機構11的頂蓋6密封連通,
進水水箱1通過水管5與水泵3的進水口密封連通,水泵3的出水口通過水管5與位于左側的吸附柱機構11的頂蓋6密封連通,位于右側的吸附柱機構11的筒底連通座10通過水管5與出水水箱2連通。
具體實施方式二: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一種用于吸附地下水中金屬元素的梯級反應裝置,所述多層過濾網7的層數為三層,每層過濾網7為目數60目?80目的紡織纖維過濾網,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三: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一種用于吸附地下水中金屬元素的梯級反應裝置,所述裝置還包括流量計4,水泵3的出水口與位于左側的吸附柱機構11之間設有流量計4,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工作原理
向位于左側的吸附柱機構11的透明筒體8的筒內加入去除鐵元素的生物吸附劑,向位于中間的吸附柱機構11的透明筒體8的筒內加入去除錳元素的生物吸附劑,向位于右側吸附柱機構11的透明筒體8的筒內加入去除鐵元素的生物吸附劑和錳元素的生物吸附劑,通過水泵3抽出進水水箱1的地下水,依次經過三個吸附柱機構11,并分別通過位于左側的吸附柱機構11、位于中間的吸附柱機構11和位于右側的吸附柱機構11內的生物吸附劑對經過的地下水進行清除地下水中的金屬元素,去除金屬元素的地下水流入出水水箱2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農業大學,未經東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3112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