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震災用主動式生命探測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31098.5 | 申請日: | 2013-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915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冠凌;楊駿;徐頂;顧梅;吳玉玨;文東方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V8/10 | 分類號: | G01V8/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1008 安徽省蕪湖市高新區***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震災 主動 生命 探測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命探測儀,尤其涉及一種震災用主動式生命探測儀。?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投入使用的生命探測儀主要有四種:光學型、音視頻型、紅外型和雷達型。?
如光學型類似于醫用光學纖維內窺鏡,通過照明,鏡頭觀看廢墟下的情況,并通過光學纖維束將圖像傳回,借以發現被掩埋在廢墟下面的人。這種設備體積小、使用方便,但探測距離短.而且在廢墟無縫隙的情形下無法使用。?
如中國專利201020644192.7,提供一種音/視頻生命探測儀,通過前端組件和后端控制盒之間建立雙向音頻通信和雙向視頻,需要將可伸縮的探頭伸入到災害現場接近被困幸存者,受探頭直徑大小、探桿長度等因素限制其有效的空間探測范圍,同時這種儀器要求在比較安靜的環境下使用才能獲得好的信噪比。?
如中國專利201020196460.3,提供一種震災用便攜式紅外熱釋生命探測儀,但穿透墻體困難,不易發現幸存者。?
如中國專利201120366422.2,提供一種雷達式生命探測儀,通過測試被探測者的呼吸運動或者移動來工作,在實際救援時,廢墟下的不明情況和現場的各種干擾使得判別是否存在極其微弱的生命信息非常困難。?
同時,以上方式都是被動性查找,被困幸存者并不能主動報警,特別是處于昏迷狀態,被困幸存者信號太弱,不易被探測。?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主動報警的震災用主動式生命探測儀。?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震災用主動式生命探測儀,其特征在于:包括CPU模塊以及與所述CPU模塊連接的鋰電池、加速度傳感器模塊、人體紅外傳感單元、音頻功放模塊、ZigBee無線模塊;?
所述加速度傳感器模塊用于檢測地震信號并在檢測到地震信號時啟動所述CPU模塊,所述CPU模塊啟動所述人體紅外傳感單元檢測環境信號并在當檢測到人體信號時控制所述音頻功放模塊或ZigBee無線模塊報警,所述鋰電池用于提供工作電源。?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優選方案為,所述鋰電池通過第一電源模塊、第二電源模塊、第三電源模塊以及第四電源模塊與CPU模塊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優選方案為,所述第一電源模塊與所述人體紅外傳感單元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優選方案為,所述第二電源模塊與所述加速度傳感器模塊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優選方案為,所述第三電源模塊與所述音頻功放模塊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第五優選方案為,所述第四電源模塊與所述ZigBee無線模塊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第六優選方案為,所述CPU模塊包括TI的MSP430G2353?
本實用新型的第七優選方案為,所述加速度傳感器模塊為ANALOG的ADXL362。?
本實用新型的第八優選方案為,所述ZigBee無線模塊為上海順舟科技的?SZ05-ADV嵌入式Zigbee無線數傳模塊。?
本實用新型的第九優選方案為,所述人體紅外傳感單元采用深圳市普恩科技有限公司的RE200B。?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優勢在于:?
1)、本裝置通過加速度傳感器模塊能主動探測地震的發生,提高地震準確性。?
2)、本裝置通過人體紅外傳感器通過及時對周圍生命的跡象。?
3)、本裝置通過加速度傳感器模塊閥值告警并喚醒CPU模塊,同時音頻功放模塊、無線功放模塊和人體紅外傳感器的可關斷,使設備可長時間待機,同時CPU模塊低電壓告警,可提醒對電池的充電提醒;?
4)、本裝置通過高頻的聲音功放報警,和無線的遠程報警,穿透能力進一步加強。?
5)、本裝置結構簡單,易于實施,易于維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震災用主動式生命探測儀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出詳細說明。?
參考圖1,一種震災用主動式生命探測儀,包括CPU模塊以及與CPU模塊連接的鋰電池、加速度傳感器模塊、人體紅外傳感單元、音頻功放模塊、ZigBee無線模塊;加速度傳感器模塊用于檢測地震信號并在檢測到地震信號時啟動CPU模塊,CPU模塊啟動人體紅外傳感單元檢測環境信號并在當檢測到人體信號時控制音頻功放模塊或ZigBee無線模塊報警,鋰電池用于提供工作電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工程大學,未經安徽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3109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HDMI高清信號分配器的供電系統
- 下一篇:修改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