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風力發電電動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27940.8 | 申請日: | 2013-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577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勝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勝彥 |
| 主分類號: | B60L8/00 | 分類號: | B60L8/00 |
| 代理公司: | 南陽市智博維創專利事務所 41115 | 代理人: | 張天禧 |
| 地址: | 473400 河南省南陽***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力 發電 電動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創造屬于車輛領域,涉及電動車,具體是一種風力發電電動車。
背景技術
隨著石油資源的緊缺,單純以燃油為動力的汽車,或以油電雙動力汽車,或以純電動車代替。
現有的純電動汽車,以市電充電方式,以電瓶的蓄電為動力驅動車輛行駛,但是由于電瓶充電蓄電有限,致電動汽車航程較短,中途需要停航到充電站充電后才能續航。
發明內容
本發明創造的目的在于設計一種風力發電電動車,能夠一次以市電充電,在行駛中以風力發電補充,保證電動車續航,延長航程,提高電動車的作業效率。
本發明創造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風力發電電動車,其結構包括:電動車,設在電動車頂部的機架,在機架上設置風力發電機組,在風力發電機組的葉片外設護網,風力發電機組的控制器的正負極輸出線與大電瓶的正負極柱連接,大電瓶與逆變器電氣連接,逆變器與電動車充電器電氣連接,電動車充電器與車載蓄電池組電氣連接,車載蓄電池組與輪轂電動機電氣連接。
在上述結構中,所述機架為至少一排,在每一排機架上設置至少一組風力發電機。
風力發電機的葉片采用風扇葉片,葉片采用折疊結構。
本發明創造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和措施,所設計的這種風力發電電動車,使用時,將機架安裝在電動車的車頂上,風力發電機組的葉片改為風扇葉片,大電瓶、逆變器采用現有技術,與電動車已有的充電器、蓄電池、電動機配合。車輛行駛啟動前,先用市電向充電器充電,在行駛過程中,當順自然風行駛時,風力驅動葉片旋轉,風力發電機發電輸入大電瓶內;當無自然風行駛時,所產生的風力驅動葉片旋轉,風力發電機所發電輸入大電瓶內;當逆自然風行駛時,可將葉片折疊收攏,風力發電機不發電,使用蓄電池內電源;當電動車停駛,利用野外三級以上自然風風力發電,將所發電輸入大電瓶內。具有市電充電和風力發電充電雙種充電,保證電動車遠程續航,提高電動車作業效率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表示本發明創造風力發電電動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創造的具體結構。
本發明創造風力發電電動車的實施例1,參見圖1,其結構包括:電動車1,安裝在電動車1車頂上的機架2,在機架2上設置風力發電機組3,在風力發電機組3的葉片外設護網(圖中未示),布設在車廂內的大號電瓶4,逆變器5,電動車充電器6和車載蓄電池組7。風力發電機組3的控制器(圖中未示)正負極輸出線與大號電瓶4的正負極柱對應連接,大號電瓶4與逆變器5電氣連接,逆變器5與充電器6電氣連接,充電器6與車載蓄電池組7電氣連接,車載蓄電池組7與輪轂電動機8電氣連接。
本發明創造一種風力發電電動車的實施例2,參見圖1,其結構包括:在實施例1的結構中,所述機架2為至少一排,前后排列在車頂上,在每一排機架2上設置至少一組風力發電機組3。
本發明創造風力發電電動車的實例3,參見圖1,其結構包括:在實施例1或實施例2的結構中,所述風力發電機組3的葉片3.1采用風扇葉片,葉片3.1采用折疊結構葉片,如傘式張合結構,扇面收攏結構(圖中未示)。
樣機經對載重250公斤輕型電動三輪車改造試驗,一次用市電充電,能保證至少500公里中途不停航補充充電。
本發明創造的技術方案也適用于對其他電動車輛的改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勝彥,未經劉勝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2794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太陽能動力汽車
- 下一篇:一種汽車屏幕的服務終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