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復式松緊帶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27872.5 | 申請日: | 2013-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743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丁錦治 | 申請(專利權)人: | 香城(福建)服飾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D9/00 | 分類號: | D04D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式 松緊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松緊帶,特別涉及一種復式松緊帶。
背景技術
松緊帶為取經緯梭織,依靠成圈紗在成圈過程中,運用成圈紗的圓柱與沉降弧,將不交織的經紗與緯紗連結成一個整體,而成為襯經襯緯的夾繩;織物可采用平紋、重平、斜紋、雙層、經二重和提花等組織;機織松緊帶由棉或化纖為經、緯紗,與一組橡膠絲(乳膠絲或氨綸絲)按一定規律交織而成;針織松緊帶采用經編襯緯方法織成;經線在勾針或舌針的作用下,套結成編鏈,緯線襯于各編鏈之中,把分散的各根編鏈銜接成帶,橡膠絲由編鏈包覆,或由兩組緯線夾持。現有的松緊帶一般采用基線和紗線間隔交錯、迂回編織而成,通過彈性膠線實現伸縮,部分雙層結構的松緊帶也只是在現有松緊帶的基礎上正反用紗線多編織了一層,雖然結構強度提高,但伸縮范圍有所減小,多層編織的紗線使整個松緊帶的彈性有所下降。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結構更加牢靠、彈性更強的復式結構的松緊帶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松緊窄帶和外編織紗線;所述的松緊窄帶包括基線、彈性乳膠線、紗線和鎖邊段;所述的外編織紗線與松緊窄帶呈間隔、經緯向交錯編織。
進一步的,所述的基線與彈性乳膠線呈間隔、經緯向交錯編織。
進一步的,所述的紗線和彈性乳膠線間隔排列。
進一步的,所述的鎖邊段分布在松緊窄帶兩側。
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復式松緊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生產制造簡單,只需在原來的生產基礎上加一道工序,利用松緊窄帶作為基線進行再編織比傳統松緊帶的單層編織更經久耐用,松緊帶彈性更強,收縮范圍更大,強度更加高,適用的范圍更加寬。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1-松緊窄帶;2-外編織紗線;3-基線;4-彈性乳膠線;5-紗線;6-鎖邊段。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復式松緊帶,包括松緊窄帶1和外編織紗線2;所述的松緊窄帶1包括基線3、彈性乳膠線4、紗線5和鎖邊段6;所述的外編織紗線2與松緊窄帶1呈間隔、經緯向交錯編織。
其中,所述的基線3與彈性乳膠線4呈間隔、經緯向交錯編織。所述的紗線5和彈性乳膠線4間隔排列。所述的鎖邊段6分布在松緊窄帶1兩側。
本實用新型的復式松緊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生產制造簡單,只需在原來的生產基礎上加一道工序,利用松緊窄帶作為基線進行再編織比傳統松緊帶的單層編織更經久耐用,松緊帶彈性更強,收縮范圍更大,強度更加高,適用的范圍更加寬。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香城(福建)服飾有限公司,未經香城(福建)服飾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2787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門鎖反鎖機構
- 下一篇:楔緊式十字交叉扣件及其滑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