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廢纖維邊角料開松機的喂棉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26747.2 | 申請日: | 2013-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287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潘四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常盛無紡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G11/04 | 分類號: | D01G11/04;D01G23/00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偉軍 |
| 地址: | 215539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纖維 邊角料 開松機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無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廢纖維邊角料開松機的喂棉機構,用于對特殊的廢纖維邊角料喂給預開松輥開松,以利資源的回收與再利用。
背景技術
上面提及的特殊的廢纖維邊角料主要但并不僅僅局限于指汽車內飾件如汽車隔音氈和地墊(地墊通常鋪置在對應于正、副駕駛員的部位的汽車底板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裁除邊角料。因為,如汽車內飾件生產行業的普通技術人員所知之理,不論是汽車隔音氈還是地墊以及其它類似的產品,其原料普遍由低熔點的熱塑性纖維如丙綸纖維、低熔點的熱塑性纖維與天然纖維(如麻纖維、棉纖維、粘膠纖維、羊毛纖維中的一種或以上的纖維)相混合的混合纖維或者與化學纖維(如滌綸纖維、錦綸纖維和腈綸纖維中的一種或以上的纖維)相混合的纖維經加熱壓制成型得到。對此可以參見中國專利CN101775708A(汽車內飾件氈自動成型機)、CN2122781Y(汽車內飾件成型設備)、CN101024387A(汽車內飾件及其制造方法)、CN102776715A(空氣填充法車輛內飾件預成型機)、CN102776716A(氣流填充式汽車內飾件預成型機)、CN102776717A(空氣填充法汽車內飾件預成型機)、CN102776718A(汽車內飾件預成型機)和CN102776720A(氣流填充法汽車內飾件預成型機),等等。
如業界所知之理,在前述汽車地墊和隔音氈的生產過程中,裁除的邊角廢料的面積通常占地墊、隔音氈面積的25-30%左右,也就是說若要獲得10㎡的隔音氈,那么其毛坯即在未裁剪之前的面積通常為12.5-13㎡(地墊同例),因此產生的廢邊角料的量較大。又,由于在制備過程中加入了低熔點纖維,于是在熱壓成型階段,低熔點纖維產生玻璃化趨勢即產生固化而形成一定的硬度,以體現在使用過程中的耐撕破強度,由于硬度和強度兼備,因而難以由公知的開松機例如CN100368612C(開松機)、CN102586956A(纖維開松機)、CN102586955A(具有除雜功能的開松機)和CN1710165A(開松機)或類似的開松機有效開松。因為,由于此類開松機是針對正常的無紡織纖維的開松而設計的,因此對前述硬度和強度兼備的廢邊角料開松時很快暴露出“水土不服”現象。尤其,當試圖用此類開松機對前述邊角料開松時每小時僅能勉強開松20kg左右,并且由于開松質量無法令人恭維,開松后的纖維只能用于加工諸如管道包覆產品或民用產品如鞋墊等。
基于并非限于前述的開松效率低和開松質量(或稱效果)差的兩個因素,目前汽車內飾件生產廠商通常將前述的廢邊角料進行廢棄處理,即,或進行填埋,或進行焚燒,從而產生以下弊端:一是造成資源浪費,與目前全社會倡導的節約型、節能型以及循環經濟精神相悖;二是填埋會對土壤和水系造成污染,焚燒會對大氣環境產生影響;三是由于無法回用而使汽車內飾件成本提高。
開松機通常由纖維輸送機構、喂棉機構和開松輥組成,喂棉機構位于纖維輸送機構與開松輥之間,已有技術中的喂棉機構由一對彼此對置的喂棉羅拉構成,由該一對喂棉羅拉的協同作用而將纖維輸送機構引入的纖維供給開松輥開松。但是,如前述,由于廢纖維邊角料硬度和強度兼備,因此如果一對喂棉羅拉不能對廢纖維邊角料處于牽制狀態下供給開松輥,那么無法獲得期取的開松效果。因為,廢纖維邊角料只有在處于被開松輥撕拉的狀態下才能開松,而在開松輥對廢纖維邊角料撕拉時必須依賴喂棉機構的有效牽制,否則無法完成撕拉開松。由此可知,若要對廢纖維邊角料開松,則必須具有結構合理的喂棉機構,然而在已有技術中均未見諸有相應的技術啟示。
針對上述已有技術,本申請人作了有益的設計,終于形成了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并且在采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請人廠區進行了模擬試驗,結果證明是切實可行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有助于將廢纖維邊角料在有節制的牽制狀態下喂給開松輥撕拉開松而藉以保障開松輥的開松效果以及開松效率的廢纖維邊角料開松機的喂棉機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常盛無紡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常盛無紡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2674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