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履帶式雙驅多功能拖拉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25964.X | 申請日: | 2013-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942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31 |
| 發明(設計)人: | 單臺階 | 申請(專利權)人: | 單臺階 |
| 主分類號: | B62D55/04 | 分類號: | B62D55/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5000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履帶式 多功能 拖拉機 | ||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用機械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履帶式雙驅多功能拖拉機。
目前常見的牽引車輛多用作貨運車輛,因其具有牽引力大、速度快等特點,可以一次拖掛較多貨物進行運送作業,因此在長途貨運領域,其發揮了巨大作用。然而在某些方面無法發揮其功用,比如農耕作業中,大型農耕機具需要拖掛在牽引車上才能進行田間作業,而傳統牽引車的輪胎無法適應松軟的田地而導致農耕作業無法進行。因此為了解決此類問題,亟需研制一種牽引車輛,使得即可適應傳統道路行駛也可適應農耕地行駛。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履帶式雙驅多功能拖拉機,可以增大在松軟土地上行駛的牽引力。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履帶式雙驅多功能拖拉機,包括主車,主車尾部安裝有兩根前后分布的后輪軸,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帶行走裝置,履帶行走裝置配合安裝在后輪軸上。
優選的,履帶行走裝置包括鏈輪、托輪、支架和履帶;支架前端和后端均開設有與后輪軸相適配的通孔,兩根后輪軸對應配合固定在支架前端和后端的通孔中,兩根后輪軸的兩端安裝有鏈輪,支架左右兩側安裝有托輪,托輪在支架上水平布置;履帶繞托輪和鏈輪一周首尾鉸接,并與托輪和鏈輪嚙合。
優選的,托輪分為上托輪和下托輪,上托輪位于支架的上部,下托輪位于支架的下部,支架每側的上托輪的數量為2個,下托輪的數量為4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因為履帶的特殊結構,使得其在于松軟復雜的地面上行走時具有較大的接觸面積,因此可以避免產生陷輪情況,確保了安裝有履帶行走裝置的牽引車可以適應松軟土地,滿足了農耕需要。
2、履帶行走裝置的鏈輪直接安裝在主車后輪軸上,直接獲得輪軸的動力,確保動力的高效傳遞,當無需農耕作業時,可將履帶行走裝置卸下并安裝上普通輪胎即可拖掛車廂恢復貨運功能。
3、上托輪可以有效防止位于鏈輪上方的履帶下墜,起到了張緊和承托作用,延長履帶壽命。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履帶行走裝置的俯視圖。
圖中標記為:
1、主車;11、后輪軸;2、履帶行走裝置;21、鏈輪;22、托輪;221、上托輪;
222、下托輪;23、支架;231、通孔;24、履帶。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2所示,一種履帶式雙驅多功能拖拉機,包括主車1和履帶行走裝置2,主車1尾部安裝有兩根前后分布的后輪軸11,履帶行走裝置2與主車1的后輪軸11配合安裝。
履帶行走裝置2包括鏈輪21、托輪22、支架23和履帶24;支架23前端和后端均開設有與后輪軸11相適配的通孔231,主車1的兩根后輪軸11對應配合固定在支架的通孔231中,兩根后輪軸11的兩端安裝有鏈輪21,支架23左右兩側安裝有托輪22,托輪22在支架23上水平布置;履帶24繞托輪22和鏈輪21一周首尾鉸接,并與托輪22和鏈輪21嚙合。
托輪22分為上托輪221和下托輪222,上托輪221位于支架23的上部,下托輪222位于支架23的下部,支架23每側的上托輪221的數量為2個,下托輪222的數量為4個。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如下:
傳統牽引車輛的兩排后輪卸下,并在后輪軸11的原輪轂位置處安裝鏈輪21,后輪軸11上同時安裝有支架23,且后輪軸11可以穿過支架23上的通孔231與支架23配合安裝。支架23左右兩側水平安裝托輪22,托輪22采取上下水平布置方式,即上托輪221位于下托輪222上方,下托輪222下部邊沿低于支架23底部。通常來講,上托輪221的數量較少,一般支架23每側設置2個,下托輪222一般設置多個,以4個為最佳。履帶24圍繞鏈輪21、上托輪221和下托輪222一周首尾鉸接。在牽引車主車發動行駛時,履帶行走裝置2與地面產生較大摩擦使得主車可以在松軟的土地上行駛,同時利用牽引車的大功率特點拖掛大型農機具,滿足現代化農耕要求。當農閑時期便可卸下履帶行走裝置2,在原軸上安裝普通輪胎之后便可用作常規牽引車拖掛車廂以運輸貨物。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單臺階,未經單臺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2596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支重輪裝置、履帶行走機構和工程機械
- 下一篇:一種汽車車身的吸能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