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采水器配重的配重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25651.4 | 申請日: | 2013-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838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24 |
| 發明(設計)人: | 霍堂斌;姜作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1/20 | 分類號: | G01N1/2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畢志銘 |
| 地址: | 15007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采水器 配重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采水器配重的配重器,屬于水樣采集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用于水樣采集的采水器一般為有機玻璃采水器,但由于江河中水的流速較快,有機玻璃采水器的自身重量以及配重都較輕,在分層采集水樣時,采水器容易傾斜,無法垂直采樣,達不到樣品采集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采水器在流速較快的水中采集樣品時,由于自身及配重較輕,無法垂直采樣,達不到樣品采集要求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用于采水器配重的配重器,所述配重器包括有第一配重圈,所述配重器還包括第二配重圈、固定螺栓、連接桿和配重桿,第二配重圈設置在第一配重圈的外圍,第二配重圈上沿其圓周設置有多個螺紋孔,所述固定螺栓旋在螺紋孔上并頂緊在第一配重圈的外圈上,所述連接桿的一端固定設置在第二配重圈的外圈上,連接桿的另一端設置有配重桿。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二配重圈和連接桿,在采水器的外側設置有多個配重桿,增加了采水器的配重,有效的緩解了采水器在流速較快的水中采樣時容易傾斜的問題,使用起來方便、有效。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連接桿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配重桿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采水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和圖4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一種用于采水器配重的配重器,所述配重器包括有第一配重圈1,第一配重圈1緊密套在所需配重采水器的外壁上,所述配重器還包括第二配重圈2、固定螺栓3、連接桿4和配重桿5,,第二配重圈2設置在第一配重圈1的外圍,第二配重圈2上沿其圓周設置有多個螺紋孔,所述固定螺栓3旋在螺紋孔上并頂緊在第一配重圈1的外圈上,所述連接桿4的一端固定設置在第二配重圈2的外圈上,連接桿4的另一端設置有配重桿5。
具體實施方式二: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螺紋孔四個,四個螺紋孔沿第二配重圈2的圓周均勻分布,如此設置,使固定螺栓3均勻分布在第一配重圈1的外圍,使第二配重圈2的固定效果更好,使采水器的重量分布均勻,其他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三: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連接桿4共六個且六個連接桿4也沿第二配重圈2的圓周均勻分布,如此設置,使采水器的重量分布均勻,保證采水器的重心不偏移,使采水器更加穩定,其他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四:結合圖1、圖2和圖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連接桿4設置有配重桿5一端的上側開有定位槽4-1,所述配重桿5的上端為倒置的彎鉤形,配重桿5的上端掛置在連接桿4的定位槽4-1上,如此設置,方便配重桿5的拆卸,其他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三相同。
工作原理: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用固定螺栓3將第二配重圈2固定在第一配重圈1上,將配重桿5分別掛置在每一個連接桿4上的定位槽4-1中,然后即可進行水樣采集,采集完畢后,取下配重桿5,,旋下固定螺栓3,取下第二配重圈2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2565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水防污面料
- 下一篇:一種吸盤式釘子安裝定位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