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生態型魚巢構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24304.X | 申請日: | 2013-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198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2 |
| 發明(設計)人: | 孔繁友;潘紹財;汪玉君;賀清錄;崔雙利;王莉;黃為;曲磊;郭振明;郭偉;劉元鋒;李思辰;尹銘;李書博;張垚;陳遠奇;楊春普;鄭麗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利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王東煜 |
| 地址: | 110003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態型 構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護岸工程領域,特別是涉及河道護岸工程用的生態型魚巢構件。
背景技術
傳統河道護岸主要是采用剛性即工程手段,把邊坡當成沒有生命的有失穩傾向的土體,運用邊坡穩定分析方法,通過計算定量分析邊坡的穩定問題,然后采用工程措施進行加固處理,來克服邊坡帶來的嚴重的水土流失和滑坡等問題。由于混凝土、石料等材料的易得和便于精確的力學分析,堤壩防護往往采取拋石、混凝土面板、混凝土聯鎖板、粘土鋪蓋、機織模袋等技術進行防護。這些漿砌石、干砌石、混凝土板等傳統的硬質護岸型式雖然安全性、耐久性比較高,但是破壞了水體生物鏈,使得水體中具有凈化水質功能的生態系統遭到破壞。這些防護型式已經不符合河道的生態景觀建設和河流治理的理念。生態型魚巢構件和傳統的硬質護岸材料不同,是將工程防護措施與植被防護和水生動物保護有機結合,恢復穩固而又與周圍環境景觀相協調的綠色植被。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將工程防護措施與植被防護和水生動物保護有機結合,使河流水體自身凈化及自身恢復能力提高的生態型魚巢構件。
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生態型魚巢構件,包括魚巢構件體,在魚巢構件體的正面中部位置設有貫通方形魚巢空腔,魚巢構件體的左右兩側中部位置均設有圓形孔并與方形魚巢空腔連通,魚巢構件體的邊框上設有構件安裝預留錨固孔,構成生態型魚巢構件。
上述的方形魚巢空腔的四角有倒圓,倒圓半徑R為100mm。
上述的魚巢構件體的外框尺寸為600×600×600mm。
上述的方形魚巢空腔尺寸為400×400×400mm。
上述的生態型魚巢構件在護岸中根據實際情況可采用單層、雙層或者多層組合護岸,其中雙層、多層的外框連接處埋設有加固鋼筋。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保護水生動物,為其提供良好的棲息和繁殖環境。
2、獨特的預制結構,現場安裝施工速度快,施工作業面小。
3、獨特的連接形式,適合一定變形,結構穩定性強。
4、節約成本,空腔結構,使用混凝土量少。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單層魚巢構件正面圖。
圖2是圖1的側面圖。
圖3是圖1的A—A剖面圖。
圖4是圖1的B—B剖面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雙層魚巢構件護岸安裝圖。
圖6是圖5的C—C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生態型魚巢構件,包括魚巢構件體1,在魚巢構件體1的正面中部位置設有貫通方形魚巢空腔2,所述方形魚巢空腔2的四角有倒圓,倒圓半徑R為100mm。魚巢構件體1的左右兩側中部位置均設有圓形孔3并與方形魚巢空腔2連通,所述魚巢構件體1的外框尺寸為600×600×600mm。魚巢構件體1的邊框上設有構件安裝預留錨固孔4,構成生態型魚巢構件。所述生態型魚巢構件在護岸中根據實際情況可采用單層、雙層或者多層組合護岸,其中雙層、多層的外框連接處埋設有加固鋼筋5(見圖6)。
生態型魚巢構件具有空腔結構與傳統的硬質護岸材料不同。魚巢構件的結構尺寸設計:采用具有空腔通道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以滿足魚類等水生生物和兩棲動物安全繁衍生息的需要,達到對水生動植物群落的生存環境保護和修復。實際護岸中根據實際情況可采用單層、雙層或者多層組合護岸,組合時將構件安裝預留錨固孔用鋼筋錨固。以滿足更多魚類的生活習性需求,魚巢構件的基本空間能夠滿足魚類等水生動物的棲息和繁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未經遼寧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2430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液晶顯示裝置及導電基板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防雨的眼鏡夾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