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微型支付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23270.2 | 申請日: | 2013-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324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9 |
| 發明(設計)人: | 邵闊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銀聯商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F7/08 | 分類號: | G07F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譽威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郭振興;叢芳 |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型 支付 終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支付終端,特別涉及一種用于繳費或銀行還款的微型支付終端。?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會繳納各種費用。例如,電費、水費、燃氣費、電話費、上網費、供暖費、物業費等等。?
一般來說,大家的繳費方式包括:?
(1)到收費處現場繳費,如物業費、供暖費等;?
(2)到營業廳繳費,如電話費、上網費、水電費等;?
(3)銀行代收,到銀行繳費,如水電費、燃氣費等;?
(4)網銀繳費,如水電費、燃氣費、電話費、上網費等;?
(5)銀行代扣,如水電費、燃氣費等;?
(6)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繳費,如水電費、燃氣費、電話費、上網費等;?
雖然存在上述多種繳費方式,但上述方式存在如下不足和缺點:?
(1)營業時間的限制:現場繳費、營業廳繳費和銀行繳費的營業時間都在白天,與普通上班族的工作時間沖突,使廣大上班族無法正常繳費;?
(2)銀行代扣方式,必須由繳費者保證支付的銀行卡內余額充足,否則不會代扣,也不會提醒繳費者,造成繳費者錯過繳費期,給繳費者帶來不便;?
(3)網銀、第三方支付方式:需要具備上網條件,對硬件條件的要求較高。?
申請號為200710117652.3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基于手機銀行的手機繳費方法,將繳費人的手機號與銀行卡數據存儲于手機銀行;?繳費人手機向手機銀行發送繳費請求短信;手機銀行對接收的繳費請求短信進行處理,并向繳費人手機發送繳費確認短信;繳費人手機對繳費確認短信接收,并向手機銀行發送包含繳費人銀行卡數據的確認回復短信;手機銀行對確認回復短信進行接收,并對繳費人的銀行卡數據進行核對,核對成功后,將繳費金額從繳費人銀行卡轉賬到收費人賬號。這種方法解決了網上在線小額繳費的問題,提供安全的、低成本的在線支付手段。?
但是,上述方法最大的不足在于,繳費人的繳費操作其實是有手機銀行操作完成,繳費人將銀行卡密碼通過短信方式發給手機銀行,這種明文的通信方式非常不安全,而且銀行卡密碼應該是繳費人個人非常重要的私密信息,所有繳費者不愿使用這種繳費方式繳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公開一種微型支付終端,以解決現有繳費終端使用不方便,安全性差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的微型支付終端,包括:讀卡器、安全模塊、MCU主控器、通信端和供電模塊,讀卡器、安全模塊分別與MCU主控器相連接,讀卡器與安全模塊相連,安全模塊與通信端相連,通信端與移動智能終端相連,讀卡器、安全模塊、MCU主控器分別與供電模塊相連。?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通信端包括音頻通信插頭,音頻通信插頭與移動智能終端的音頻通信端口相連。?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微型支付終端還包括用于檢測音頻通信端口供電的供電檢測器,供電檢測器與音頻通信端口相連。?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外設的USB插口可與供電模塊相連,向供電模塊充電。?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移動智能終端的制式包括:WCDMA制式、CDMA2000制式、TD-SCDMA制式、WiMax制式、TD-LTE制式或FDD-LTE制式。?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移動智能終端中運行的操作系統包括:Android系統、iOS系統、黑莓系統或Windows?Phone系統。?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讀卡器包括可閱讀銀行卡磁道信息的磁條閱讀?器。?
本實用新型的微型支付終端,使用了音頻通信端口數據傳輸加密技術和音頻波形過濾技術,保證了微型支付終端通過移動智能終端與銀行支付系統的無線連接中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同時,在滿足支付安全性的同時,為用戶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進行遠程支付提供了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微型支付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音頻通信插頭與音頻通信端口在通信過程中的電平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音頻通信插頭與音頻通信端口在通信過程中標準字節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音頻通信插頭與音頻通信端口在通信過程中幀格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微型支付終端的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銀聯商務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銀聯商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2327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