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紡織帶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22024.5 | 申請日: | 2013-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721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吳紅途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前景紡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27/02 | 分類號: | B32B27/02;B32B15/02;D03D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紡織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織帶布料,具體涉及一種具有很好的韌性以及耐磨性的紡織帶。
背景技術
紡織帶品種繁多,廣泛用于服飾、鞋材、箱包、工業、農業、軍需、交通運輸等各產業部門。紡織帶原料包括棉線、麻線、錦綸、維綸、滌綸、丙綸、氨綸、粘膠等,具有機織、編結、針織三大類工藝技術,織帶結構有平紋、斜紋、緞紋、提花、雙層、多層、管狀、聯合組織等多種形式。
在應用于篩網、傳送帶等場合時,對紡織帶的韌性以及耐磨具有高要求,而現有的紡織帶耐磨性差,容易撕裂,進而導致相關儀器停止工作,給工作人員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紡織帶,對其結構進行改進,從而提高現有紡織帶的韌性以及耐磨性,以解決現有技術之不足。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紡織帶,包括基層、以及設置于基層上的纖維束;所述纖維束包括多股縱向排列的縱向纖維束、以及穿設于該縱向纖維束對其進行捆縛的橫向纖維束;所述縱向纖維束中分布有若干尼龍絲和/或錦綸絲和/或金屬絲。
進一步的,所述基層是采用尼龍絲編織而成的基層。
進一步的,所述橫向纖維束中分布有若干尼龍絲和/或錦綸絲和/或金屬絲。
為了更進一步的提高現有紡織帶的韌性以及耐磨性,所述纖維束和基層的兩側設有鎖邊,在固定纖維束和基層的同時,還可以防止纖維束的側邊磨損開裂。
另外,為了更進一步的提高現有紡織帶的韌性以及耐磨性,所述纖維束之上還鋪設有防磨層,該防磨層由經線和緯線交織組成,該經線和緯線包括尼龍絲和/或錦綸絲和/或金屬絲。其中,該防磨層可以鋪設在整個纖維束之上,也可以僅鋪設于易磨損處。另外,該防磨層也可以鋪設于纖維束之下、基層之上,也可以提高該紡織帶的耐磨性。
其中,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通過增加了尼龍絲編織而成的基層、以及錦綸(PA)絲和/或尼龍(NYLON)絲和/或金屬絲的防磨層,因錦綸絲、尼龍絲、金屬絲的強力非常好,且耐磨性非常好,從而提高現有紡織帶的韌性以及耐磨性。另外,還通過在纖維束和基層的兩側設置鎖邊,在固定纖維束和基層的同時,還可以防止纖維束的側邊磨損開裂。本實用新型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放大的側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纖維束的一段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纖維束的一段示意圖(帶有鎖邊)。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紡織帶,包括依次疊放的基層1、纖維束2和防磨層3。基層1一般可采用尼龍絲編織,當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耐磨的絲線編織而成。
如圖2所示,所述纖維束2包括多股縱向排列的縱向纖維束、以及穿設于該縱向纖維束對其進行捆縛的橫向纖維束;所述縱向纖維束中分布有若干尼龍絲和/或錦綸絲和/或金屬絲,該分布可以是均勻分布,也可以是非均勻分布,具體可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所述橫向纖維束中分布有若干尼龍絲和/或錦綸絲和/或金屬絲,該分布可以均勻分布,也可以非均勻分布,具體可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
為了更進一步的提高現有紡織帶的韌性以及耐磨性,如圖3所示,所述纖維束2的兩側設有鎖邊21,該鎖邊21在固定纖維束2和基層1的同時,還可以防止纖維束2的側邊磨損開裂。
另外,防磨層3由經線和緯線交織組成,該經線和緯線包括尼龍絲和/或錦綸絲和/或金屬絲。其中,該防磨層3可以鋪設在整個纖維束2之上,也可以僅鋪設于易磨損處。另外,該防磨層3也可以鋪設于纖維束2之下、基層1之上,同樣可以提高該紡織帶的耐磨性。
本實用新型的新型紡織帶中,纖維束所用的材料可以是棉線、麻線、錦綸、維綸、滌綸、丙綸、氨綸、粘膠等任意材料。
上述方案中,防磨層與纖維束相互獨立,當防磨層由于長期使用而磨損時,纖維束和基層可保證該紡織帶的牢靠性,可繼續使用;當防磨層和纖維束均因長期使用而磨損時,基層可保證紡織帶的牢靠性,仍可繼續使用。因此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大大增強了耐磨性和韌性,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盡管結合優選實施方案具體展示和介紹了本實用新型,但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前景紡織有限公司,未經福建前景紡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2202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終端和進程控制方法
- 下一篇:顯示設備自動休眠控制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