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磁線剛度測試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21964.2 | 申請日: | 2013-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170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07 |
| 發明(設計)人: | 楊名波;楊清;唐文進;周升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洲時代電氣絕緣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20 | 分類號: | G01N3/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碩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 地址: | 4121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磁線 剛度 測試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剛度測試裝置。
背景技術
電磁線是指可應用在發電機、軌道交通牽引電機、變壓器及互感器等電工產品中的線圈或繞組的絕緣電線,又稱繞組線,它包括薄膜繞包線、云母繞包線和玻璃纖維絲繞包線及漆包線等種類。
在電磁線制成繞組或線圈過程中,其剛度對產品的性能有重要影響。剛度太大,繞組困難,繞組或線圈的緊密性難以達到要求,層與層之間的繞組或線圈易碰傷。對于可用于風力發電的云母繞包線來說,剛度過高,制成的線圈在后期漲型過程中容易發生尺寸偏差,提高了線圈漲型的難度,對產品的最終性能有不利影響。因此,對電磁線進行剛度性能評價,能為電機、變壓器及互感器等電工產品中繞組或線圈的設計提供這一工藝參數作為參考,這對保證產品質量有重要意義。
為實現電磁線剛度測試的準確測試,壓力加載過程需要緩慢的持續進行,如采用砝碼這種類似的不連續壓力進行加載,數據偏差范圍大,難以得到可靠數據。因此需要一種測試裝置能夠對電磁線剛度性能進行量化的評價。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測試方便且可靠的電磁線剛度測試裝置,通過此裝置對電磁線剛度性能進行量化的評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所述電磁線剛度測試裝置包括基座、左支撐軸、右支撐軸、壓力加載系統和兩個滾輪套件,所述壓力加載系統位于基座中央,?所述左支撐軸和右支撐軸分別豎立連接在基座的兩邊,兩個滾輪套件分別固定在左支撐軸和右支撐軸的頂端。
所述壓力加載系統為智能數顯控制系統,包括可升降力臂、數顯力控制部件和支撐柱,所述數顯力控制部件位于基座中央,支撐柱連接數顯力控制部件,可升降力臂連接在支撐柱上且可沿支撐柱上下移動,數顯力控制部件通過可升降力臂施加作用力,作用力值范圍為0.01~500N,可升降力臂的最大升降距離為800mm,升降速度可調范圍為5~100mm/min;所述壓力加載系統為獨立裝置或者與基座組合成整件。
所述基座采用金屬塊,長度為400~800mm,寬度為100~400mm,如果壓力加載系統與基座組合成整件,則基座寬度增加至200~500mm為適宜。
所述左支撐軸和右支撐軸垂直固定在基座上,可以采用螺栓連接,也可采用焊接的形式,在基座上成對稱分布,兩支撐軸間的跨距為400mm,材料為較高強度的金屬桿,直徑為5~35mm,高度為30~80mm。所述兩個滾輪套件包括滾輪和穿過滾輪中心的短軸,兩個滾輪套件通過短軸分別固定在左支撐軸和右支撐軸的頂端,滾輪能自由旋轉。所述電磁線剛度測試裝置用于電磁線,其測試試樣為電磁線扁線,適用于不同種類扁電磁線的剛度測試,也可以適用于其他金屬材料的剛度測試。
采用本實用新型,能對電磁線的剛度性能進行準確測試,能為電機、變壓器及互感器等電工產品中繞組或線圈的設計提供重要參數,對保證產品質量有重要意義。采用本實用新型進行測試時,其壓力的加載過程緩慢持續的進行,數據偏差范圍小,能夠得到相對可靠的數據,實現對電磁線剛度性能的量化評價。此裝置可以實現不同規格、不同材料電磁線剛度的測量,且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磁線剛度測試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用新型的壓力加載系統的側視圖。
圖中:1、基座,??2、右支撐軸,??3、左支撐軸,??4、滾輪套件,?5、可升降力臂,?6、數顯力控制部件,??7、支撐柱,????8、電磁線。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電磁線剛度測試裝置包括基座1、左支撐軸3、右支撐軸2、兩個滾輪套件4和壓力加載系統,所述壓力加載系統位于基座1中央,?所述左支撐軸3和右支撐軸2分別垂直焊接在基座1的兩邊,兩個滾輪套件4分別固定在左支撐軸3和右支撐軸2的頂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洲時代電氣絕緣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株洲時代電氣絕緣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2196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有機發光器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除雪裝置及除雪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