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潤滑油脈沖式攪拌調和罐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21135.4 | 申請日: | 2013-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839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世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藍新工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13/02 | 分類號: | B01F13/02;C10M177/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來佳 |
| 地址: | 300380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潤滑油 脈沖 攪拌 調和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潤滑油調和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潤滑油脈沖式攪拌調和罐。
背景技術
潤滑油一般由基礎油和添加劑兩部分組成。根據用途,在基礎油中加入相應的添加劑,經過專業調和工藝制成各種機動車或機械設備所使用的專業潤滑油。調和過程中需要對油料加熱并保持一定溫度,進行充分攪拌調和。目前,潤滑油的調和設備是采用罐內上部安裝攪拌器,通過攪拌電機帶動攪拌葉片旋轉進行攪拌,較重下沉到物料沉積到調和罐內底部,無法充分攪拌均勻,而且這種懸浮式的攪拌方式需要容易造成罐內壓力不均衡,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科學、調和效果好、高效環保的潤滑油脈沖式攪拌調和罐。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潤滑油脈沖式攪拌調和罐,包括支架、調和罐、入口、出口以及出口閥門,調和罐下部徑向均布固裝有四根支架,調和罐上端固裝由于輸入油料及添加劑的入口;調和罐下端固裝有用于輸出潤滑油的出口,該出口安裝有出口閥門,其特征在于:所述調和罐內一側沿內壁固裝有一的脈沖氣管,該脈沖氣管上端伸出調和罐并通過管路連接氣泵,脈沖氣管下端位于調和罐底部中心位置制有折彎,脈沖氣管開口向上。
而且,所述調和罐下底面為倒圓錐形,輸出口同軸固裝在所述倒圓錐形尖端。
而且,所述調和罐為圓柱筒形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采用脈沖式攪拌代替傳統的電機葉片的懸浮式攪拌,是通過調和罐底部的勻速吹入氣體,形成由下向上的脈沖式攪拌,調和罐內的油料充分調和均勻,調和效果好,產品質量高,而且無污染,高效環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主視圖;
圖2為圖1的中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一種潤滑油脈沖式攪拌調和罐,包括支架5、調和罐1、入口2、出口3以及出口閥門4,調和罐為圓柱筒形結構,調和罐下部徑向均布固裝有四根支架,調和罐上端固裝由于輸入油料及添加劑的入口;調和罐下端固裝有用于輸出潤滑油的出口,該出口安裝有出口閥門。
本實用新型的創新點在于:
所述調和罐內一側沿內壁固裝有一的脈沖氣管7,該脈沖氣管上端伸出調和罐并通過管路連接氣泵(圖中未示出),脈沖氣管下端位于調和罐底部中心位置制有折彎,脈沖氣管開口向上,工作時,氣泵通過脈沖氣管向調和罐內輸入氣流,調和罐內油料形成脈沖式振動攪拌。
為了方便油料輸出并防止罐內存油,所述調和罐下底面為倒圓錐形,輸出口同軸固裝在所述倒圓錐形尖端。
盡管為說明目的公開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和附圖,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及所附權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圍內,各種替換、變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不局限于實施例和附圖所公開的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藍新工貿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藍新工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2113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滑動摩擦自鎖鉆夾頭
- 下一篇:一種定滑輪健身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