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源插接器斷開和閉合的機械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20673.1 | 申請日: | 2013-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125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房月根;張波;李潤生;趙長茂;朱從民;李璐;王衛青;王志祥;俞漢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R13/629 | 分類號: | H01R13/629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003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源 插接 斷開 閉合 機械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源插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電源插接器,尤其是一種電源插接器斷開和閉合的機械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工業車輛電源的斷開和閉合廣泛采用電源插接器,斷開和閉合電源插接器的方法均采用直接人力操作,該種斷開和閉合操作方式對于空間較大的場合較為便利,但是很多工業車輛電源插接器均安裝在狹小的空間內,由于電源插接器閉合力和斷開力較大,此時采用人力不易斷開和閉合電源插接器,過度操作會損壞其它設備,不利于安全作業。?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電源插接器斷開和閉合的機械裝置,該裝置通過設置手柄,采用杠桿原理,可解決通過人力斷開和閉合電源插接器費時費力、容易損壞設備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解決的:?
這種電源插接器斷開和閉合的機械裝置,包括固定彎板、固定電源插接器、平動電源插接器、手柄、手柄柱、插接器固定板;所述固定電源插接器固定在固定彎板上,所述平動電源插接器對準固定電源插接器并連接在插接器固定板上;所述手柄通過手柄旋轉軸在固定?彎板上轉動連接;手柄內側剛性連接有手柄柱,在插接器固定板的側面設置有能使手柄柱插入的孔。?
以上設置在插接器固定板側面的孔為L型孔,L型孔的長度滿足手柄柱完全閉合和完全斷開固定電源插接器與平動電源插接器時的轉動要求。?
進一步,上述手柄為門型,其兩臂分別通過手柄旋轉軸與固定彎板的兩側轉動連接;在手柄兩臂內側分別設有手柄柱。?
以上插接器固定板為凹槽型,其扣設在固定彎板上。?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電源插接器斷開和閉合的機械裝置通過設置手柄,利用杠桿原理,顯著降低了斷開和閉合電源插接器的操作力,顯著增加了電源插接器的閉合度,解決了直接手動不易閉合和斷開電源插接器的問題,特別適合要求電源插接器經常斷開和閉合的裝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固定彎板;2為固定電源插接器;3為第一螺釘;4為平動電源插接器;5為手柄旋轉軸;6為手柄;7為手柄柱;8為孔;9為第二螺釘;10為插接器固定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的電源插接器斷開和閉合的機械裝置,包括固定彎板1、固定電源插接器2、平動電源插接器4、手柄6、手柄?柱7、插接器固定板10。其中固定電源插接器2通過第一螺釘3固定在固定彎板1上,平動電源插接器4對準固定電源插接器2并連接在插接器固定板10上;手柄6通過手柄旋轉軸5在固定彎板1上轉動連接;手柄6內側剛性連接有手柄柱7,在插接器固定板10的側面設置有能使手柄柱7插入的孔8,即手柄柱7與插接器固定板10活動連接。?
在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設置在插接器固定板10側面的孔8為L型孔,L型孔的長度滿足手柄柱7完全閉合和完全斷開固定電源插接器2與平動電源插接器4時的轉動要求。所述手柄6為門型,其兩臂分別通過手柄旋轉軸5與固定彎板1的兩側轉動連接;在手柄6兩臂內側分別設有手柄柱7,對應的,在插接器固定板10的兩側上分別設置有與手柄柱7配合的L型孔。并且,如圖所示,插接器固定板10為凹槽型,其扣設在固定彎板1上,其通過第二螺釘9與平動電源插接器4剛性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
當手柄6繞手柄旋轉軸5轉動時,帶動手柄柱7,手柄柱7在L型孔內推動插接器固定板10,插接器固定板10推動平動電源插接器4沿固定彎板1運動,當手柄6向固定電源插接器2旋轉時,固定電源插接器2與平動電源插接器4閉合,當向固定電源插接器2的另一側方向旋轉時,固定電源插接器2與平動電源插接器4斷開,實現了機械斷開與閉合電源插接器。?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過操作人員轉動手柄,手柄柱通過推?動插接器L型孔推動插接器固定板移動,推動了平動電源插接器的移動,降低了電源插接器斷開和閉合的操縱力,實現了電源插接器斷開和閉合的機械操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2067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