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的非接觸式IC卡通信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20065.0 | 申請日: | 2013-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180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07 |
| 發明(設計)人: | 周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倍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19/077 | 分類號: | G06K19/07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901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接觸 ic 卡通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非接觸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的非接觸式IC卡通信電路。
背景技術:
非接觸式IC卡又稱射頻卡,由非接觸IC卡模塊、感應天線組成,封裝在塑料基片中,模塊及天線無任何外露部分。卡片在一定距離范圍靠近讀寫器表面,通過無線電波的傳遞來完成數據的讀寫操作,二者之間的通訊頻率為13.56MHZ,非接觸IC卡模塊由非接觸式IC卡芯片及外圍電路組成,在現有環境中,一般把其封裝成非接觸卡片的形式再去與讀卡器進行通訊,這樣有可能產生有部分不良的模塊也被封裝成卡片的情況,造成一定的浪費。讀卡器有射頻場,多個讀卡器使用時如果距離太近會相互干擾,這樣同時能夠下載的模塊數量就會受場地面積限制,造成生產效率降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非接觸式IC卡通信電路,它結構簡單,無需通過天線耦合就能與非接觸式IC卡進行通信,實現無射頻場、可靠、高速的非接觸式IC卡通信模式。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第一電阻R1、第一電容C1、檢波二極管D1、第二電阻R2、第二電容C2、電感L1、解碼電路輸入端1、非接觸模塊連接端2,所述的第一電阻R1分別于解碼電路輸入端1、第一電容C1的一端、檢波二極管D1的正極端連接,第一電阻R1的另一端與第一電容C1的一端的另一端連接且接地,檢波二極管D1的負極端分別于第二電阻R2的一端、第二電容C2的一端、非接觸模塊連接端2連接,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分別與ASK信號源的一端,非接觸模塊連接端2連接,第二電容C2的另一端與電感L1的一端連接,電感L1的另一端與ASK信號源的另一端連接。
所述的非接觸模塊連接端2通過同軸電纜與非接觸模塊探針4連接。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根據圖1,V1是經過ASK信號調制的信號源,通過L1、C2組成的串聯諧振電路濾波后輸出到2號端,經過同軸線傳輸后在位置3通過探針4與非接觸式IC卡模塊連接,實現數據和電能到非接觸式IC卡模塊的傳輸。電路中D1、C1、R1組成接收電路,當非接觸式IC卡模塊對信號調制時,2號端的電壓隨調制信號的變化而變化,變化的信號經過D1檢波后經R1、C1組成的濾波電路處理后從1輸入到解碼電路。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結構簡單,無需通過天線耦合就能與非接觸式IC卡進行通信,實現無射頻場、可靠、高速的非接觸式IC卡通信模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電氣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圖1,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第一電阻R1、第一電容C1、檢波二極管D1、第二電阻R2、第二電容C2、電感L1、解碼電路輸入端1、非接觸模塊連接端2,所述的第一電阻R1分別于解碼電路輸入端1、第一電容C1的一端、檢波二極管D1的正極端連接,第一電阻R1的另一端與第一電容C1的一端的另一端連接且接地,檢波二極管D1的負極端分別于第二電阻R2的一端、第二電容C2的一端、非接觸模塊連接端2連接,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分別與ASK信號源的一端,非接觸模塊連接端2連接,第二電容C2的另一端與電感L1的一端連接,電感L1的另一端與ASK信號源的另一端連接。
所述的非接觸模塊連接端2通過同軸電纜與非接觸模塊探針4連接。
本具體實施方式工作原理:根據圖1,V1是經過ASK信號調制的信號源,通過L1、C2組成的串聯諧振電路濾波后輸出到2號端,經過同軸線傳輸后在位置3通過探針4與非接觸式IC卡模塊連接,實現數據和電能到非接觸式IC卡模塊的傳輸。電路中D1、C1、R1組成接收電路,當非接觸式IC卡模塊對信號調制時,2號端的電壓隨調制信號的變化而變化,變化的信號經過D1檢波后經R1、C1組成的濾波電路處理后從1輸入到解碼電路。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結構簡單,無需通過天線耦合就能與非接觸式IC卡進行通信,實現無射頻場、可靠、高速的非接觸式IC卡通信模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倍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倍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2006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相互傳送信息的衛星定位裝置
- 下一篇:車輛防割內飾復合面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