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空調通風管道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18680.8 | 申請日: | 2013-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153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07 |
| 發明(設計)人: | 陳澤蜀;李星燦;常學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長鵬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9/00 | 分類號: | F16L9/00;F16L11/00;F24F13/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華科專利事務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82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空調 通風管道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通風管道結構,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采用遮蓋式的空調通風管道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空調系統中多采用通風管道作為氣流的載體。現有空調通風管道都是不受材質限制,兼軟質,硬質的圓形管道形狀和異形管道形狀結構的形式。以汽車頂棚通風管道為例,汽車頂棚通風系統需要幾段不同結構的管道連通,管道通過依附在依附主體的凹槽面、直壁或轉角面上實現管道的布置。在其生產過程,制作工藝上都因管道形狀的結構不同,存在著原材料和能源的浪費現象,在其使用安裝時也有諸多的不方便。此外,現有的空調通風管道形狀各異,未能實現通用化。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空調通風管道結構,其能夠節約通風管道的制造材料,并能夠適用于各種不同形狀的空調通風管道。
本實用新型所述空調通風管道結構,包括依附主體和覆蓋件,所述覆蓋件呈條形,覆蓋件的一側設有呈彎鉤狀的嵌扣部,覆蓋件的另一側設有膠粘部,覆蓋件的一側通過嵌扣部與依附主體的一側嵌扣連接,覆蓋件的另一側通過膠粘部與依附主體的表面粘合;所述覆蓋件與依附主體之間形成通風管腔。
進一步,所述覆蓋件包括第一覆蓋件和第二覆蓋件,所述第一覆蓋件的橫截面呈弧形,第一覆蓋件與依附主體的凹槽面相配合形成通風管腔,所述第二覆蓋件的橫截面呈“┓”形,第二覆蓋件與依附主體的直壁或轉角面相配合形成通風管腔。
本實用新型所述空調通風管道結構,通過覆蓋件與依附主體之間配套形成通風管腔,與現有技術相比減少了附加的通風管道,節約了通風管道的制造材料。其次,不管依附主體上的凹槽面、直壁或轉角面是怎么樣的形狀,覆蓋件都能很好的于依附主體形成通風管腔,適用于各種不同形狀的空調通風管道,其通用化程度較高。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中第一覆蓋件與依附主體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中第二覆蓋件與依附主體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結合附圖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參見圖1所示,該空調通風管道結構,包括依附主體7和第一覆蓋件1,所述第一覆蓋件1呈條形,第一覆蓋件1的橫截面的呈弧形,第一覆蓋件1的一側設有呈彎鉤狀的嵌扣部6,第一覆蓋件1的另一側設有膠粘部5,第一覆蓋件1的一側通過嵌扣部6與依附主體7的一側嵌扣連接,第一覆蓋件1的另一側通過膠粘部5與依附主體7的表面粘合;在第一覆蓋件1與依附主體的凹槽面2之間形成通風管腔。
參見圖2所示,該空調通風管道結構,包括依附主體7和第二覆蓋件3,所述第二覆蓋件3呈條形,第二覆蓋件3的橫截面的呈“┓”形,第二覆蓋件3的一側設有呈彎鉤狀嵌扣部6,第二覆蓋件3的另一側設有膠粘部5,第二覆蓋件3的一側通過嵌扣部6與依附主體7的一側嵌扣連接,第二覆蓋件3的另一側通過膠粘部5與依附主體7的表面粘合;在第二覆蓋件3與依附主體7的轉角面4之間形成通風管腔。
本實施例以汽車頂棚上的通風管道為例,根據汽車頂棚上空調氣流通道走向的設計要求,第一覆蓋件與依附主體的凹槽面通過上下配合的形式形成一部分通風管道,第二覆蓋件與依附主體的直壁或轉角面通過左右面對面的配合形式形成另一部分通風管道,從而形成了能夠完整的引導空調氣流走向的通風管道。所述覆蓋件的制造原材料應是具有熱塑工藝成型或熱固工藝成型,且兼備隔熱保溫功能的輕質材料,從而既能一定程度的防止冷熱風在傳輸過程中的熱交換,又能避免風流通過通道時產生振動異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長鵬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長鵬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1868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井層段控制閥
- 下一篇:一種高效便捷施工的帽梁及其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