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流體輸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18643.7 | 申請日: | 2013-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399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1 |
| 發明(設計)人: | 王芳鎮;肖冬明;禹松濤;江龍;徐向榮;張華;李登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4/00 | 分類號: | B01J4/00 |
| 代理公司: | 甘肅省知識產權事務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鮮林 |
| 地址: | 737103 甘***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流體 輸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冶金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流體輸送裝置。
技術背景
在羰基法生產中,目前都采用的是固定釜反應,反應氣和生成的羰基物氣體都是通過固定管道進出反應釜,管道與反應釜之間的密封是高壓靜密封。這種釜每次裝填物料不多,反應速率較低,物料羰化率也不高。為了提高反應速率和羰化率,選用了轉動反應釜。反應過程中反應釜轉動,物料在反應釜內隨著釜體運動,可以提高反應速率和羰化率。但轉動反應釜與固定管道的連接和密封都較為困難,使得反應氣和生成的羰基物氣體都不能順利通過固定管道進、出反應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連接快捷、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的流體輸送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流體輸送裝置,包括軸承定位套、軸承箱、軸承、密封箱和套管;所述套管分別為套管Ⅰ和套管Ⅱ,套管Ⅰ套裝在套管Ⅱ內側,套管Ⅰ的內部空腔形成流體通道Ⅰ,套管Ⅰ和套管Ⅱ之間的空腔形成流體通道Ⅱ。
所述密封箱分別為密封箱Ⅰ和密封箱Ⅱ,密封箱Ⅰ內設有密封組件Ⅰ,密封箱Ⅱ內設有密封組件Ⅲ,密封箱Ⅰ6和密封箱Ⅱ7的連接處設有密封組件Ⅱ。
所述流體通道Ⅰ分別與流體Ⅰ進口和流體Ⅰ出口連接,流體通道Ⅱ分別與流體Ⅱ進口和流體Ⅱ出口連接。
所述軸承定位套分別為軸承外圈定位套和軸承內圈定位套,軸承外圈定位套和軸承內圈定位套之間設有油腔,油腔分別與潤滑油進口和潤滑油出口連接。
所述軸承箱內安裝有軸承Ⅰ和軸承Ⅱ,軸承Ⅰ和軸承Ⅱ分別為雙列圓錐滾子軸承和圓柱滾子軸承。
本實用新型設置有兩條流體通道,其中一條流體通道將固定管道輸送轉化為旋轉管道輸送,將待反應的高壓流體輸送至反應釜內,便于提高反應速度和羰化率;另一條流體通道將旋轉管道輸送轉化為固定管道輸送,方便反應后氣體的運輸。本實用新型可以靈活置換固定管道輸送和旋轉管道輸送,滿足了反應釜進料和出料要求,進料時提供高壓旋進氣體,提高反應速度和羰化率,提升產品質量。出料時降低氣體的壓力和震動,便于管路間的密封,運輸更加平順,設備使用壽命更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的一種流體輸送裝置,包括軸承定位套、軸承箱、軸承、密封箱和套管;所述套管分別為套管Ⅰ14和套管Ⅱ15,套管Ⅰ14套裝在套管Ⅱ15內側,套管Ⅰ14的內部空腔形成流體通道Ⅰ17,流體通道Ⅰ17分別與流體Ⅰ進口19和流體Ⅰ出口20連接;套管Ⅰ14和套管Ⅱ15之間的空腔形成流體通道Ⅱ18。流體通道Ⅱ18分別與流體Ⅱ進口21和流體Ⅱ出口22連接。
所述密封箱分別為密封箱Ⅰ6和密封箱Ⅱ7,密封箱Ⅱ7內設有密封組件Ⅲ11,密封組件Ⅲ11用于隔離流體通道Ⅰ17和流體通道Ⅱ18內流動的液體,防止兩種液體相互泄漏;密封箱Ⅰ6和密封箱Ⅱ7的連接處設有密封組件Ⅱ10,密封組件Ⅱ10用于防止流體通道Ⅱ18的液體泄漏到設備外部,密封箱Ⅰ6內設有密封組件Ⅰ9,密封組件Ⅰ9與密封組件Ⅱ10配合作用,用于收集流入到密封箱內的液體。
所述軸承箱5內安裝有軸承Ⅰ12和軸承Ⅱ16,軸承Ⅰ12和軸承Ⅱ16分別為雙列圓錐滾子軸承和圓柱滾子軸承的組合結構,雙列圓錐滾子軸承位于右側,靠近密封箱和密封組件的位置,雙列圓錐滾子軸承承受轉子的全部軸向力及部分徑向力。圓柱滾子軸承位于左側,承受轉子的部分徑向力,轉子可在圓柱滾子軸承上沿軸向自由伸縮。這種結構軸承Ⅰ12的位置為固定點,軸承Ⅰ12可以使轉子發生溫度變化時沿軸向伸縮,減小轉子軸向熱膨脹變化,減小對密封箱和密封組件的沖擊。
所述軸承定位套分別為軸承外圈定位套3和軸承內圈定位套4,軸承外圈定位套3和軸承內圈定位套4之間設有油腔25,油腔25分別與潤滑油進口23和潤滑油出口24連接形成潤滑系統。
使用時,將流體Ⅰ進口19與進料固定管道連接,流體Ⅰ出口20與反應釜進料口旋轉管道連接;再將流體Ⅱ出口22與出料固定管道連接,流體Ⅱ進口21與反應釜出料口旋轉管道連接;并將機頭2通過聯軸器1與動力設備連接。通過流體通道Ⅰ17和流體通道Ⅱ18的靈活轉化,反應釜可連續進、出料,既實現了物料的平穩運輸,又保證了反應的徹底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1864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焦化廢水處理系統
- 下一篇:一種礦山酸性廢水的膜分離凈化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