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多驅動方式的避難硐室用空氣凈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18268.6 | 申請日: | 2013-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718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06 |
| 發明(設計)人: | 金龍哲;汪澍;張連成;楊喆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F11/00 | 分類號: | E21F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 地址: | 100088***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驅動 方式 避難 硐室用 空氣凈化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驅動方式的避難硐室用空氣凈化裝置,屬于礦山緊急避險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井下避難硐室的空氣凈化裝置主要有兩種驅動方式:(1)電力驅動,即將制冷和空氣凈化設備接入礦山電網或配備足夠容量的蓄電池組;(2)氣力驅動,主要指以液態二氧化碳或其他氣體為冷量和動力來源,在完成熱量交換的同時,利用壓縮氣體的動能驅動氣動馬達,迫使空氣循環穿過藥劑層,去除其中的有毒有害氣體。
采用電力驅動的方式,能夠有效保證設備實現最大功效,但發生事故時,礦山電網可能遭到破壞,要維持設備的正常運轉,需要配備大容量的蓄電池組;而利用液態二氧化碳為動力源時,則需配置多組高壓鋼瓶。無論是蓄電池組還是高壓鋼瓶,在井下尤其是發生事故時,都有可能成為新的危險源。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多驅動方式的避難硐室用空氣凈化裝置。該裝置能去除避難硐室內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或與配套的蓄冰空調組合使用,可同時實現空氣凈化和降溫除濕功能。該裝置有三種運行模式:①電動模式,即接入礦山電網運行;②氣動模式,即由井下壓風管路供給的壓縮空氣獲得動力;③手動模式,即避險人員通過腳蹬或手搖裝置維持裝置的正常運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多驅動方式的避難硐室用空氣凈化裝置,包括外殼、藥劑箱上蓋、裝藥室、氣電兩用風扇、手動單元及控制按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藥劑箱上蓋設置鎖扣,與殼體上的鎖扣配合,將藥劑箱與下部管路壓緊;所述的裝藥室的底部依次設置密封層、緩沖室,使氣體均勻通過藥劑層;所述的氣電兩用風扇為裝置出氣口,具有氣動及電動兩種運行模式;所述的手動單元包括氣囊、控制軸及手搖皮帶輪,所述手搖皮帶輪帶動控制軸運動,控制軸控制氣囊的運動;所述的控制按鈕用于切換裝置的運行模式。
進一步的,所述的裝藥室底部設有密封層,所述密封層為阻燃橡膠材料。
進一步的,所述的裝藥室由四個獨立的小室構成,并分別具有管道,與氣囊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的氣囊主體為阻燃橡膠材料,由囊體、進氣口、出氣口和單向閥組成。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軸由主軸和偏心輪組成,偏心輪上設凹槽導軌,與氣囊底部嵌合,用于控制氣囊伸縮。
進一步的,所述偏心輪上的主軸固定孔偏離圓心,固定于主軸上的4個偏心輪調整為不同心,控制所述的4個氣囊異步伸縮。
進一步的,所述的氣囊在電動或氣動運行模式中構成進氣管路的一部分。
進一步的,所述的氣電兩用風扇包含兩組扇葉,扇葉均通過離心式離合器與防爆電機和氣動馬達相連,兩組扇葉間通過皮帶齒輪實現傳動連接,在電動或氣動模式下,其中一組扇葉為主動輪,帶動另一組扇葉運轉。
進一步的,所述的氣電兩用風扇與外殼相連處設置減震器,降低裝置噪聲。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以礦山電力或壓風管路為動力來源,無需配備蓄電池組或壓縮氣體鋼瓶,能有效降低成本,并減少蓄電池組和高壓鋼瓶帶來的安全隱患;2、采用多種動力來源,適用于不同的礦山條件,適應性強;3、具有手動功能,可獨立實現空氣調節功能,受災變環境影響小,有效提高了裝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3是控制軸結構示意圖。
圖4是偏心輪結構示意圖。
圖5是偏心輪與氣囊嵌合方式示意圖。
圖6是氣電兩用風扇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和圖2中,藥劑箱上蓋1與外殼3設計為分體式,實際使用時,先將藥劑箱(規格為500×400×300mm)放置在裝藥室2位置,再將藥劑箱上蓋1蓋上,通過四角的鎖扣固定在外殼3上,同時將藥劑箱與緩沖室7壓緊,以使氣體更均勻的通過藥劑層;所述的緩沖室7下部管道經氣囊8后匯聚至氣電兩用風扇4后部,并由風扇排出,此為裝置的風流通道;所述的氣囊8進氣口與出氣口均設置了單向閥,防止空氣逆流;所述的手動單元5由氣囊8、控制軸9和手搖皮帶輪10組成;所述的氣電兩用風扇4可在電動和氣動模式間的自由切換;所述的氣電兩用風扇4與外殼3之間設置了減震器,以降低裝置噪聲;所述的控制按鈕6設置在裝置側面,用于切換裝置的運行模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科技大學,未經北京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1826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接線工裝
- 下一篇:空調器的控制電路、控制方法和空調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