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子裝置及容置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17125.3 | 申請日: | 2013-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178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07 |
| 發明(設計)人: | 莫寒軍;朱重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8 | 分類號: | G06F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69 | 代理人: | 嚴慎;孫怡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北市汐***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 裝置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電子裝置及容置結構,特別是一種應用于電子裝置且具有便于拆裝效果的容置結構。
背景技術
對于服務器等大型計算機裝置而言,由于其需要儲存及處理的數據量較為龐大,裝置內部也因應設置有更多需供電的零部件;因此,裝置本身為了能供給足夠電量,必須設置一至多組電源供應單元,以供應使用上需求。受到服務器內部的空間限制,為了節省空間的使用,現行做法是將多組電源供應單元采用堆疊方式設置;在此種設計下,需要額外設置一個轉換電路板,來輔助執行各電源供應單元間的電源轉換。
然而,此轉換電路板具有較高電壓,為防止使用者誤觸,需要在轉換電路板外設置框架組件,提供轉換電路板本身的接觸保護。對于框架組件,通常采用螺固方式固定,當有需要拆裝轉換電路板時,必定會增加拆裝框架組件的步驟;在裝置內部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勢必造成裝置維修或組裝時的困擾。
因此,如何能針對公知設計進一步改良,藉由框架組件提供轉換電路板的保護,并能簡化框架組件的拆裝操作,實為一值得研究的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便于拆裝效果的容置結構。
為達到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容置結構,應用于一電子裝置,該容置結構包括一主體以及一把手件;該主體包括一主部、二側部以及一頂部;該主部包括對稱設置的二滑動槽,各該滑動槽包括相互連通的一第一槽及一第二槽,且該第一槽為一直線槽;該二滑動槽的各該第二槽之間的距離小于該二滑動槽的各該第一槽之間的距離;二側部對稱設置于該主部的二側邊且各該側部連接該主部,各該側部包括一第一穿孔;該頂部分別與各側部及該主部連接;該第一槽實質上平行于該側部,并且該第一槽相比較于該第二槽更遠離該頂部;該把手件可旋轉地結合于該主體,該把手件包括一主桿、二支桿及二固定桿,各支桿分別連接該主桿及該固定桿,其中各該支桿穿過該滑動槽以沿著該滑動槽移動,且各該固定桿穿過相對應的各該第一穿孔;當該把手件相對于該主體旋轉至一第一位置時,各該支桿位于各該第一槽內,且各該固定桿對應凸出該側部外;當該把手件相對于該主體旋轉至一第二位置時,各該支桿位于各該第二槽內,且各該固定桿的一開放端朝該側部方向位移。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包括殼體及如前所述的容置結構。殼體供容置多個外部組件,且殼體包括二第二穿孔。容置結構可移動地結合于殼體,容置結構包括主體及把手件。
當把手件相對于主體旋轉至第一位置時,把手件的各支桿位于各滑動槽的第一槽內,且各固定桿對應凸出主體的側部外并穿過殼體的各第二穿孔,使得主體固定于殼體;當把手件相對于主體旋轉至第二位置時,各支桿位于各滑動槽的第二槽內,且各固定桿的開放端朝側部方向位移并退出殼體的各第二穿孔,以解除主體與殼體間的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括:一殼體,該殼體供容置多個外部組件,該殼體包括二第二穿孔;一容置結構,該容置結構可移動地結合于該殼體,該容置結構包括:一主體,該主體包括:一主部,該主部包括對稱設置的二滑動槽,各該滑動槽包括相互連通的一第一槽及一第二槽,且該第一槽為一直線槽;該二滑動槽的各該第二槽之間的距離小于該二滑動槽的各該第一槽之間的距離;二側部,該二側部對稱設置于該主部的二側邊且各該側部連接該主部,各該側部包括一第一穿孔;以及一頂部,該頂部分別與各側部及該主部連接;該第一槽實質上平行于該側部,并且該第一槽相比較于該第二槽更遠離該頂部;以及一把手件,該把手件可旋轉地結合于該主體,該把手件包括一主桿、二支桿及二固定桿,各支桿分別連接該主桿及該固定桿,其中各該支桿穿過該滑動槽以沿著該滑動槽移動,且各該固定桿穿過相對應的各該第一穿孔;當該把手件相對于該主體旋轉至一第一位置時,各該支桿位于各該第一槽內,且各該固定桿對應凸出該側部外并穿過各該第二穿孔,使得該主體固定于該殼體;當該把手件相對于該主體旋轉至一第二位置時,各該支桿位于各該第二槽內,且各該固定桿的一開放端朝該側部方向位移并移出各該第二穿孔,以解除該主體與該殼體間的固定。
藉由本實用新型的設計,使用者只需要操作把手件,即可控制主體與電子裝置的殼體間的固定狀態,以便使用者將容置結構相對于殼體進行組裝或拆卸的動作,同時藉由容置結構提供對應外部組件的保護功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容置結構的結構分解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容置結構的結合示意圖。
圖3A是本實用新型的容置結構的把手件位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圖。
圖3B是本實用新型的容置結構的把手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電子裝置的結構分解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1712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