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竹編鉤針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13875.3 | 申請日: | 2013-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384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云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青神縣云華竹旅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33/00 | 分類號: | D04B3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20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竹編 鉤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竹編用工具,特別是一種竹編鉤針。?
背景技術
傳統竹編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其富含著勞動人民辛勤勞作的結晶。隨著社會文明的向前發展,竹編不斷進步。竹編從類型上主要分為平面竹編和立體竹編。竹編進入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后,需求量和生產量都非常大,竹編逐步發展成為竹編藝術。竹編按不同門類不斷推陳出新,藝術效果越來越好。利用平面竹編技術可以編織出各種各樣的圖樣,各種樣式、花色、圖案都可以用平面竹編來表現。?
按不同的編織要求,竹編所采用的竹絲一般為2~48絲,所述的絲數是指每1cm寬度中的竹絲根數。竹編按竹絲的不同規格可分為粗竹編、中檔竹編、高檔竹編和精檔竹編,5絲以內為粗竹編,6~10絲為中檔竹編,12~18絲為高檔竹編,18絲以上為精檔竹編,傳統竹編多采用手工編織的粗竹編和中檔竹編,而對于高檔竹編和精檔竹編采用手工編織存在效率低、精度差的問題,對于規格較細的竹絲甚至難以通過手工完成。?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提高編織效率、使用方便的竹編鉤針。?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竹編鉤針,它包括針桿,所述的針桿的前部設置有鉤口,所述的鉤口由依次平滑連接的后側面、底面和前側面構成,后側面與位于鉤口后方的針桿的上表面連接,鉤口的前側面的上部設置有彎鉤部,彎鉤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彎鉤部的下表面與鉤口的前側面平滑連接,彎鉤部的上表面與位于鉤口后方的針桿的上表面連接,針桿下表面的前端和針桿上表面的前端通過連接面連接,所述的連接面沿從上到下的方向相后傾斜,針桿的左右側面的前端均設置有向內傾斜的斜面,沿從后到前的方向,左右側面上的斜面間的距離逐漸減小。?
后側面與針桿的上表面間設有連接后側面與針桿的上表面的過渡曲面。?
所述的連接面為平面或凸形曲面。?
后側面、底面和前側面與針桿的左右側面的連接處均設有連接后側面、底面和前側面與針桿的左右側面的過渡曲面。?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方便,能夠完成傳統手工編織較難完成的工作,大大提高了編織效率,能夠快速、準確鉤起竹絲,且在編織過程中使鉤起的竹絲不易脫落,鉤針的頭部為楔形,編織過程中方便鉤針的穿插;鉤口內部表面平滑,鉤口與其他表面的連接面均為過渡曲面,從而對竹絲起到保護作用,防止了竹絲的損傷和折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針桿,2-鉤口,3-后側面,4-底面,5-前側面,6-彎鉤部,7-連接面,8-斜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圖1、圖2所示,一種竹編鉤針,它包括針桿1,所述的針桿1的前部設置有鉤口2,所述的鉤口2由依次平滑連接的后側面3、底面4和前側面5構成,后側面3與位于鉤口2后方的針桿1的上表面連接,鉤口2的前側面5的上部設置有彎鉤部6,彎鉤部6沿前后方向延伸,彎鉤部6的下表面與鉤口2的前側面5平滑連接,上述依次平滑連接的側面、底面4、前側面5和彎鉤部6的下表面便于進入鉤口2竹絲順利沿后側面3和底面4面進入鉤口2的前部,并停留于底面4、前側面5和彎鉤部6的下表面形成的鉤槽內,彎鉤部6的上表面與位于鉤口2后方的針桿1的上表面連接,針桿1下表面的前端和針桿1上表面的前端通過連接面7連接,所述的連接面7沿從上到下的方向相后傾斜,針桿1的左右側面的前端均設置有向內傾斜的斜面8,沿從后到前的方向,左右側面上的斜面8間的距離逐漸減小,且所述的連接面7為平面或凸形曲面,從而使竹編鉤針的端部呈針尖型,方便竹編鉤針的穿插。
后側面3與針桿1的上表面間設有連接后側面3與針桿1的上表面的過渡曲面,便于竹絲從針桿1上表面順利進入鉤口2。?
后側面3、底面4和前側面5與針桿1的左右側面的連接處均設有連接后側面3、底面4和前側面5與針桿1的左右側面的圓弧過渡面,可以避免相鄰面連接處的棱角對竹絲造成損害,也可避免竹絲因被彎折成90°折角造成竹絲折斷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青神縣云華竹旅有限公司,未經四川省青神縣云華竹旅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1387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直線超越壓腳壓力調節裝置
- 下一篇:一種雙動程上羅拉皮輥軸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