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有效防止礦石外泄的振動給礦機之給-受料配置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11935.8 | 申請日: | 2013-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996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興龍;羅清良;李寶;楊雙喜;陳軍;李慧金;彭家慶;李博;朱斌;鐘勇;沈克忠;龍永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玉溪大紅山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7/44 | 分類號: | B65G47/44 |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專利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企業) 53116 | 代理人: | 姜開俠;姜開遠 |
| 地址: | 653405 云南省玉***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效 防止 礦石 外泄 振動 配置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選礦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結構簡單,實施簡便,制作成本低廉的有效防止礦石外泄的振動給礦機之給-受料配置結構。
背景技術
振動給礦機是一種以振動電機為激振源的顛振型慣性振動出礦設備,廣泛適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煤炭等礦業,是礦石及其它物料的放料、給料或裝車的理想設備。但是常用的振動給礦機下料口與受礦口之水平面呈“△”形結構配置,且安裝時與受料裝置之間留有間隙,這樣的結構使得工作過程有大量的礦石順著間隙外泄,不僅污染環境,而且會因礦料潮濕而堵塞排料口。同時泄出的礦料堆積過高影響給礦機的給礦擺動,減少給礦量。而且清理污染的礦料費工、費時,嚴重影響生產效率。為此,研制開發一種結構簡單,便于礦料泄流,不會外泄的振動給礦機之給-受料配置結構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實施簡便,制作成本低廉,能夠有效防止礦石外泄的振動給礦機之給-受料配置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涉及給礦料槽、受礦裝置,所述的給礦料槽之出料口與受礦裝置承接配合。
本實用新型將給礦料槽出料口端面與縱垂線近平行設置,使得相對設置的出料口不會發生振動干涉,且其低端設置于受礦口范圍內承接配合。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施簡便,制作成本低廉,能夠有效地防止了礦石從給礦槽底端外泄污染環境,甚至堵塞料斗。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結構與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與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中:1-給礦料槽,2-底板,3-出料口,4-受料裝置,5-外泄礦石。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實用新型教導所作的任何變更或改進,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圖1示出了現有技術的振動給礦機之給-受料配置結構,所述的給礦料槽1相對設置,由于其出料口3之端面與底板2相互垂直,為了避免振動干涉,兩者之間距離大,底部形成了開口,而且底端與受礦裝置之受礦口平面有一定的距離,客觀上形成了礦料泄漏的通道,使得給礦過程造成大量礦料外泄,既污染環境,給工人帶來了清理上的麻煩,甚至導致濕礦料堵塞出料口,集中影響生產效率。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涉及給礦料槽1、受礦裝置4,所述的給礦料槽1之出料口3與受礦裝置4承接配合。
所述的出料口3之端面與底板2之間的夾角為15~45°。
所述的出料口3之底板與受礦裝置4之受礦平面之間的夾角為30~70°。
所述的出料口3設置于受礦裝置4之受礦口范圍內。
所述的給礦料槽1成對設置,其出料口3相對設置且端面與縱垂線間的夾角為0~±15°。
所述的給礦料槽1成對設置,其出料口3相對設置且端面呈平行狀。
所述的出料口3之端面之間的距離大于給礦料槽水平振幅的2.0~2.5倍。
所述的出料口3最低端與受礦裝置4之受礦口之間的距離大于給礦料槽垂直振幅的1.0~1.5倍。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過程:
本實用新型將給礦料槽出料口端面與縱垂線近平行設置,使得相對設置的出料口不會發生振動干涉,且其低端設置于受礦口范圍內承接配合。工作時,將斜角下料口部分伸入受料裝置即可達到防止礦石外漏的效果,安裝簡便,有效地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改善了生產環境,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玉溪大紅山礦業有限公司,未經玉溪大紅山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1193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梭式布料機布料偏差平衡盤
- 下一篇:一種可移動升降自動投料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