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淺埋式斜板沉淀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11856.7 | 申請日: | 2013-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810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13 |
| 發明(設計)人: | 杭幸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康霸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21/02 | 分類號: | B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麗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淺埋式斜板 沉淀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淺埋式斜板沉淀設備,屬于環保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斜板沉淀是成熟的水處理工藝,一般斜板沉淀池采取土建設計,池體總深度一般要達到4米或更多,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長,如果減小地埋深度做成半地埋式則會使占地面積增大,工程量同樣很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淺埋式斜板沉淀設備,采用地埋式安裝,減小工程量,縮短施工周期。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淺埋式斜板沉淀設備,包括進水區、沉淀區和出水區,進水區與沉淀區之間設置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的中部設置有隔板中孔;進水區的內部設置有緩沖布水區,緩沖布水區包括上部和下部,通過橫板隔開,橫板上設置有進水孔;下部與沉淀區相鄰,分別位于第一隔板的兩側,通過隔板中孔連通。
進一步地,下部包括左倉和右倉,進水孔設置在左倉頂部。
進一步地,左倉和右倉之間設置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底部設置有隔板下孔。
進一步地,下部中的右倉與沉淀區相鄰。
本實用新型一種淺埋式斜板沉淀設備,設置緩沖布水區,減小了池體的深度,采用地埋式安裝,減小了工程量,縮短了施工周期。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淺埋式斜板沉淀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淺埋式斜板沉淀設備,包括進水區、沉淀區1和出水區2,進水區與沉淀區1之間設置有第一隔板3,第一隔板3的中部設置有隔板中孔;進水區的內部設置有緩沖布水區,緩沖布水區包括上部4和下部,通過橫板5隔開,橫板5上設置有進水孔,下部包括左倉6和右倉7,進水孔設置在左倉6頂部;左倉6和右倉7之間設置有第二隔板8,第二隔板8底部設置有隔板下孔;右倉7與沉淀區1相鄰,分別位于第一隔板3的兩側,通過隔板中孔連通。
工作原理:進水區連接進水管,水進入緩沖布水區,在上部形成一定水頭壓力,然后落進左倉,通過第二隔板的隔板下孔,靠水的自壓進入右倉,右倉中的水從下往上走,通過第一隔板的隔板中孔由沉淀區的中部進入沉淀區,沉淀區的中部設置有斜板組。
沉淀區中部入水結合緩沖布水,使得沉淀區在深度減小的條件也能完成沉淀工作,可以將沉淀區的池體深度減小到3米。
本實用新型一種淺埋式斜板沉淀設備,設置緩沖布水區,減小了池體的深度,采用地埋式安裝,減小了工程量,縮短了施工周期。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康霸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康霸環保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1185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波包疊加微地震地面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種磷酸化肽聚糖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