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帶鎖不銹鋼拉鏈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09466.6 | 申請日: | 2013-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527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8 |
| 發明(設計)人: | 黃珍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珍萍 |
| 主分類號: | A44B19/26 | 分類號: | A44B19/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41900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不銹鋼 拉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拉鏈頭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帶鎖不銹鋼拉鏈頭。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不銹鋼拉鏈頭,其座體是由:上面板和下面板兩個獨立的部件,加上一個獨立的塑膠塊,再通過一個橋進行連接組裝的。上面板和下面板分別是一個獨立分開的形式,容易導至開口部位發生上下或左右松動及偏移的不良現象,最終導至配合拉鏈使用時,產生功能上的不良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鎖不銹鋼拉鏈頭,穩定性強、結構簡單、成本低、制造加工容易和使用方便。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帶鎖不銹鋼拉鏈頭,其包括:帽蓋110、橋部120、拉片130、彈簧150和一體沖壓成型的座體140,在座體140的面板上設置有面板孔141,在所述座體140的底板對應該面板孔141的位置設置有底板孔142,所述橋部120的下端連接在所述面板孔141與所述底板孔142之間,所述橋部120上設置有第一卡位121、第二卡位122、第三卡位123,所述第一卡位121卡扣在所述面板的正面上,所述第二卡位122和第三卡位123分別卡扣在所述面板的內表面和底板的內表面,所述帽蓋110與橋部120在所述橋部120的側面125進行鉚接固定,所述橋部120的底部124與所述座體140的底板通過鉚接固定,所述拉片130裝設在所述橋部120。
優選地,所述面板的后端設置有凸臺126,所述凸臺126作用于彈簧150和帽蓋110之間動作時起到防滑的功能。
通過實施以上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鎖不銹鋼拉鏈頭,穩定性強、結構簡單、成本低、制造加工容易和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拉鏈頭的結構分解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拉鏈頭的裝配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拉鏈頭的裝配側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實施例。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帶鎖不銹鋼拉鏈頭,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其包括:帽蓋110、橋部120、拉片130、彈簧150和一體沖壓成型的座體140,在座體140的面板上設置有面板孔141,在所述座體140的底板對應該面板孔141的位置設置有底板孔142,所述橋部120的下端連接在所述面板孔141與所述底板孔142之間,所述橋部120上設置有第一卡位121、第二卡位122、第三卡位123,所述第一卡位121卡扣在所述面板正面上,所述第二卡位122和第三卡位123分別卡扣在所述面板的內表面和底板的內表面,當橋部120的下端穿過面板孔141和底板孔142時,通過該第一卡位121、第二卡位122、第三卡位123與面板和底板進行連接定位和開口定位,所述帽蓋110與橋部120在所述橋部120的側面125進行鉚接固定,所述橋部120的底部124與所述座體140的底板通過鉚接固定,所述拉片130裝設在所述橋部120。
在其他實施例中,在上述實施例基礎上,所述面板的后端設置有凸臺126,所述凸臺126與帽蓋110之間設置有彈簧150,以實現對該彈簧進行防滑定位。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拉片的拉動通過帽蓋的前端向下壓制彈簧,而使帽蓋后端的向下部抬起以解除嵌卡作用,松開拉片時帽蓋前端的向下壓制部可因彈簧的彈力而恢復原狀,以使帽蓋后端的向下壓制部向下,而產生嵌卡作用,以使帽蓋產生靈活的彈性,達到自鎖的功能。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帶鎖不銹鋼拉鏈頭進行了詳細介紹,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珍萍,未經黃珍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0946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