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旋轉式誘蟲收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06135.7 | 申請日: | 2013-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368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1 |
| 發明(設計)人: | 樊建庭;孟俊國;謝蘋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農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M1/02 | 分類號: | A01M1/02;A01M1/04;A01M1/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吳秉中 |
| 地址: | 3113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旋轉 式誘蟲 收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害蟲防治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旋轉式誘蟲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害蟲誘捕器的誘蟲收集裝置一般采用直筒式收集器,或者添加殺蟲劑,如果添加殺蟲劑,則殺蟲劑氣味會對誘捕器內引誘劑的效果產生影響;如果不添加殺蟲劑,害蟲有向光逆風飛行的習性,則誘捕到的害蟲很容易從收集器上方飛走逃逸,影響最終的誘捕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設計提供一種旋轉式誘蟲收集裝置的技術方案,該裝置設有旋轉式的擋蟲蓋,阻止害蟲逃逸;且在收集器主體側壁上設置一組通風孔,可以迷惑昆蟲,使其無法辨識逃逸的方向,有效避免誘捕到的害蟲逃逸出去。
所述的一種旋轉式誘蟲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器主體,收集器主體上配合設置帶滾軸的擋蟲蓋,擋蟲蓋與滾軸轉動連接,滾軸的兩端安裝在收集器主體上,收集器主體的側壁上設置一組通風孔。
所述的一種旋轉式誘蟲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擋蟲蓋由兩片夾角為130°-170°的蓋板構成。
所述的一種旋轉式誘蟲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收集器主體的側壁上環形均布設置兩個、三個或四個通風孔。
所述的一種旋轉式誘蟲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器主體為圓柱體結構。
上述一種旋轉式誘蟲收集裝置,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該裝置設有旋轉式的擋蟲蓋,阻止害蟲逃逸;且在收集器主體側壁上設置一組通風孔,可以迷惑昆蟲,使其無法辨識逃逸的方向,有效避免誘捕到的害蟲逃逸出去,誘捕效果好。該旋轉式收集裝置主要應在松墨天牛誘捕器上,也可以應用到其它害蟲誘捕器上,應用范圍廣,對控制害蟲危害和保護農林產品具有重要意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擋蟲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收集器主體、2-通風孔、3-擋蟲蓋、4-滾軸。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所示,該旋轉式害蟲誘捕收集裝置,包括收集器主體1,收集器主體1上配合設置帶滾軸4的擋蟲蓋3,擋蟲蓋3與滾軸4轉動連接,滾軸4的兩端安裝在收集器主體1上,收集器主體1的側壁上設置一組通風孔2。所述的擋蟲蓋3由兩片夾角為130°-170°的蓋板構成。收集器主體1的側壁上環形均布設置兩個、三個或四個通風孔2,也可以根據需要設置5個以上通風孔2。所述的收集器主體1為圓柱體結構,或者根據實際需要設計成其它形狀。
上述旋轉式害蟲誘捕收集裝置與現有的害蟲誘捕器配合使用,誘捕器內誘捕到的害蟲墜落,害蟲的重力足以打開帶滾軸4的擋蟲蓋3,害蟲掉入收集器主體1內;由于擋蟲蓋3由兩片夾角為130°-170°的蓋板構成,因此昆蟲下落后,擋蟲蓋3自行恢復平衡,可以阻止害蟲逃逸;害蟲有向光逆風飛行的習性,收集器主體1的側壁上環形均布設置兩個、三個或四個通風孔2,可以迷惑昆蟲,使其無法辨識逃逸的方向,有效避免誘捕到的害蟲逃逸出去,誘捕效果好。
以下通過相應的試驗數據進一步證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具體試驗方法如下:
誘捕試驗在浙江省富陽市林場開展,采用十字交叉板型誘捕器誘捕松墨天牛,在相鄰的兩個樹上水平綁上一個木棍,將誘捕器懸掛在木棍上,收集杯離地面大約80?cm,這個高度是松墨天牛產卵最集中的高度區域。誘芯釋放裝置是一個300ml的緩釋塑料瓶,每2個月更換一次誘芯。10個誘捕器采用現有的直筒式收集裝置,另外10個誘捕器采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旋轉式害蟲誘捕收集裝置,隨機分布在林場,每兩個誘捕器間隔20~30?m。2012年5月1日開始,一直持續到9月1日結束,每7天檢測一次誘捕結果。這段時間正好是松墨天牛成蟲活動的主要時期。每個誘捕器誘捕到的松墨天牛都記錄數量、性比等結果。?
試驗結果顯示,采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旋轉式害蟲誘捕收集裝置的誘捕效果顯著提高,比采用現有的直筒式收集裝置的誘捕器效果提高50%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農林大學,未經浙江農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0613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