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柴油發動機廢氣凈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04001.1 | 申請日: | 2013-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302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田麗欣;于明進;田麗芳;張秀榮;李明遠;黃賢丞 | 申請(專利權)人: | 田麗欣 |
| 主分類號: | F01N3/021 | 分類號: | F01N3/021;F02M25/022;F02D41/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023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柴油發動機 廢氣 凈化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凈化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汽車尾氣凈化裝置。?
背景技術
當柴油車輛從身邊經過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尾部冒黑煙,這其實就是發動機不完全燃燒排放的顆粒物(PM?:ParticulateMatter)。發動機排出的粒子可分為白煙、藍煙和黑煙三種。白煙來自凝結水汽及未燃燒之燃油。藍煙來自不完全燃燒的燃油和機油;這兩種煙都是因發動機未達工作溫度及負荷太低所造成,當發動機達到工作溫度及負荷增加后,就會自然消失。黑煙則來自燃油或機油,由于柴油機的工作粗暴、燃料中的重硫分不能完全燃燒,隨排出物進入大氣,其直徑在約0.1~0.5μm,不但造成能源的浪費,而且這些小粒子很容易被吸入呼吸道內,造成嚴重的疾病。?
目前柴油機尾氣后處理研究圍繞消除?NOx?和?PM?展開,然而NOx與?PM?的形成與含量存在相互制約關系。努力減少其一,必然導致另一污染物增加。在降低NOx的同時,采用造價極高的微粒捕捉器捕捉,然后通過再生技術燃燒微粒物。通過這種方式不但增加的了廢氣處理成本,而且造成了能源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以上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廢氣循環燃燒的柴油發動機廢氣凈化裝置。?
本實用新型克服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柴油發動機廢氣凈化裝置,包括分別連接于發動機排氣端的排氣管和進氣端的進氣管、連接于排氣管尾端的消音器,所述排氣管與消音器之間安裝有廢氣顆粒分離裝置,所述廢氣顆粒分離裝置通過廢氣顆粒輸送管道經空氣過濾器連接于進氣管。
上述廢氣顆粒分離裝置為呈螺旋形管道的廢氣分離器,所述廢氣分離器的進氣端連接于進氣管其出口端連接于廢氣顆粒輸送管道,還包括管道外徑小于廢氣分離器出口端的內孔直徑的廢氣排氣管,所述廢氣排氣管部分密封插入到廢氣分離器出口端中并固定。?
為了實現廢氣顆粒量可控,還包括ECU?以及設置于廢氣顆粒輸送管道9上的氣流控制閥,所述氣流控制閥連接于ECU?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發動機燃燒后的尾氣通過排氣管流入廢氣顆粒分離裝置,廢氣顆粒分離裝置將尾氣中的沒有燃燒充分的直徑為0.1~0.5μm可燃顆粒物分離,分離后的尾氣通過消音器消音后排放到大氣中。分離的可燃顆粒物通過廢氣顆粒輸送管道輸入到進氣管中,伴隨柴油機在吸氣沖程中通過進氣管吸入新鮮空氣時將分離的可燃顆粒物經空氣過濾器過濾后進入燃燒室再次燃燒,以有效解決燃燒不充分造成的排放污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空氣過濾器?2.排氣管?3.進氣管?4.廢氣分離器?5.氣流控制閥?6.消音器?7.ECU?8.廢氣排氣管?9.廢氣顆粒輸送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本柴油發動機廢氣凈化裝置,包括分別連接于發動機排氣端的排氣管2和進氣端的進氣管3、連接于排氣管3尾端的消音器6,所述排氣管2與消音器6之間安裝有廢氣顆粒分離裝置,所述廢氣顆粒分離裝置通過廢氣顆粒輸送管道9經空氣過濾器1連接于進氣管3。發動機燃燒后的尾氣通過排氣管3流入廢氣顆粒分離裝置,廢氣顆粒分離裝置將尾氣中的沒有燃燒充分的直徑為0.1~0.5μm可燃顆粒物分離,分離后的尾氣通過消音器6消音后排放到大氣中。分離的可燃顆粒物通過廢氣顆粒輸送管道9輸入到進氣管3中,伴隨柴油機在吸氣沖程中通過進氣管3吸入新鮮空氣時將分離的可燃顆粒物經空氣過濾器過濾后進入燃燒室再次燃燒,以有效解決燃燒不充分造成的排放污染。?
上述廢氣顆粒分離裝置為呈螺旋形管道的廢氣分離器4,所述廢氣分離器4的進氣端連接于進氣管3其出口端連接于廢氣顆粒輸送管道9,還包括管道外徑小于廢氣分離器4出口端的內孔直徑的廢氣排氣管8,所述廢氣排氣管8部分密封插入到廢氣分離器4出口端中并固定。當燃燒后的尾氣從排氣管8進入廢氣分離器4的時候,由于廢氣分離器4呈螺旋形,因此廢氣在廢氣分離器4中形成渦流,產生巨大的離心力,微粒物就會被甩到內部管壁,由于廢氣排氣管8的管道外徑小于廢氣分離器4出口端的內孔直徑,因此分離后的可燃顆粒物從廢氣排氣管8和廢氣分離器4之間的空隙流入廢氣顆粒輸送管道9中,剩余的廢氣直接通過廢氣排氣管8流入消音器6。?
還包括ECU?7以及設置于廢氣顆粒輸送管道9上的氣流控制閥5,所述氣流控制閥5連接于ECU?7。ECU根據發動機轉速等信息調節氣流控制閥5的開度,以達到控制廢氣顆粒進入進氣管3中的容量,進一步優化燃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田麗欣,未經田麗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0400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鋼筋混凝土橋梁淺樁板基礎樁徑計8倍高的橋荷柱
- 下一篇:礦用本安型無線攝像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