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曲軸箱通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03813.4 | 申請日: | 2013-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016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袁海馬;金純;黃昌瑞;李振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F7/00 | 分類號: | F02F7/00;F01M13/04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威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楊濱 |
| 地址: | 11004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曲軸 通風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內燃機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在增壓發動機上使用的曲軸箱通風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汽車在人們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時,對汽車性能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除通常的動力性、經濟性要求,考慮到對環境的影響,發動機排放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其中燃燒廢氣的處理成為很重要的一部分。發動機工作時,有一部分可燃混合氣和廢氣經活塞環竄到曲軸箱內,竄到曲軸箱內的廢氣凝結后會使機油變稀,性能變壞;同時廢氣竄到曲軸箱會使曲軸箱內的壓力增大,機油會從曲軸油封、曲軸箱襯墊處滲出;流失到大氣中的機油及廢氣會加大發動機對大氣的污染及機油的消耗。?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增壓發動機上使用的曲軸箱通風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發動機缸體、缸蓋、氣門室罩、鏈輪室蓋、油底殼。在發動機缸體上端固定缸蓋,在缸蓋上設置氣門室罩;在發動機缸體的側部安裝鏈輪室蓋,在發動機下端固定油底殼;所述鏈輪室的中部設置有油氣分離器,在油氣分離器的下方設置有水泵工作腔;在鏈輪室的下部固定機油泵;油氣分離器蓋、水泵工作腔、機油泵安裝槽均設置在鏈輪室蓋本體安裝面上。鏈輪室的鏈輪室蓋上端設置有油氣分離器蓋、機油加注孔;油氣分離器蓋、機油加注孔與鏈輪室蓋為一體鑄造。鏈輪室蓋安裝面的內側設置有溶膠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發動機本體各零件組成密封式結構,防止燃燒廢氣排放到大氣中,并且采用高效的渦旋式油氣分離器,盡可能將廢氣中的油氣分離出來,降低整機機油消耗量,做到既環保又降低了使用成本。設置廢氣通道既保證系統發動機在部分負荷工況下的正常工作,又保證了大負荷甚至全負荷下系統的正常運轉。同時各零件集成化、多功能設計。鏈輪室蓋集成了油氣分離器、回油通道;機油尺及機油尺管參與系統的密封作用;這樣在設計上避免了增加零件,同時滿足整機輕量化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安裝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在發動機轉速小于1800rpm工作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在發動機轉速大于1800rpm工作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缸體及油底殼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鏈輪室蓋油氣分離器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鏈輪室蓋外部結構示意圖。
下面將結合附圖通過實例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下述的實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實用新型所限定的權利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的權利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為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在發動機缸體1上端固定缸蓋2,在缸蓋上設置氣門室罩3;在發動機缸體的側部安裝鏈輪室蓋4,在發動機下端固定油底殼18;所述鏈輪室的中部設置有油氣分離器7,在油氣分離器的下方設置有水泵工作腔5;在鏈輪室的下部固定機油泵6;油氣分離器蓋、水泵工作腔、機油泵安裝槽均設置在鏈輪室蓋本體安裝面上。鏈輪室的鏈輪室蓋上端設置有油氣分離器蓋、機油加注孔;油氣分離器蓋、機油加注孔與鏈輪室蓋為一體鑄造。鏈輪室蓋安裝面的內側設置有溶膠槽。?
發動機工作時,活塞下行及燃燒過程中,都會有少許的燃燒廢氣進入曲軸箱中,一般情況下曲軸箱的壓力是負壓,通常在-45mbar——-6mbar。當燃燒廢氣進入曲軸箱中,曲軸箱的壓力會升高,這時PCV閥的膜片開啟,廢氣就會通過管路排出去,曲軸箱壓力回至正常范圍內,廢氣通過管路重新參與燃燒,避免由于排放至大氣中而污染環境。增壓發動機由于其特殊,此系統設計了兩條回流通道。具體工作過程如下:?
當發動機轉速小于1800rpm時,進氣歧管19內的氣壓為負壓,此時系統的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發動機的廢氣由各缸竄至缸體1的曲軸箱中;參見圖2,缸體的各主軸承座上分別都有結構孔13,目的是使曲軸箱的廢氣能從此通道迅速通過,平衡各缸漏氣,穩定曲軸箱內的壓力。廢氣由缸體內通道流通到發動機前端鏈輪室蓋與缸體、缸蓋、氣門室罩組成的空間,并進入油氣分離器7進行預分離,分離出來的機油滴從孔15流回至油底殼中。然后廢氣以較快的速度迅速進入渦旋式結構16中進行油氣主分離。分離出來的機油滴從鏈輪室蓋上的孔17,經膠管12及回油硬管流回油底殼。剩余的廢氣經過膠管9,PCV閥21、單向閥、膠管10流至進氣歧管19,廢氣再次參與燃燒。
當發動機轉速大于1800rpm時,由于增壓器開始工作,進氣歧管19內的壓力為正壓,此時系統的工作原理如圖3所示。機油的分離過程與轉速小于1800rpm情況相同。廢氣由油氣分離器出來,由于此時進氣歧管19內壓力為正壓,廢氣經膠管9、PCV閥21、單向閥、膠管11流至空濾器,再流回節氣門20再次參與燃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未經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0381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中小型發動機扭力蓄能啟動裝置
- 下一篇:一種雙向流氣動角座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