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打孔鉗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01060.3 | 申請日: | 2013-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104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邢美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宋建華 |
| 主分類號: | B26F1/36 | 分類號: | B26F1/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紹興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打孔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打孔鉗。
背景技術
打孔鉗是一種可在厚紙板或皮帶等軟性物體上打洞穿孔的手工工具,便于使用者依實際需求在物件上穿孔。現有的打孔鉗一般包括手柄和鉗頭,在鉗頭一側設置刀頭柱,另一頭設置砧板塊,通過刀頭柱對物件進行打孔動作。雖然其可達到一般打洞穿孔的目的,但因其僅具有單一刀頭柱,只能提供單一尺寸,無法滿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通用性強、使用效率高的打孔鉗。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打孔鉗,包括手柄和鉗頭,所述的鉗頭包括下鉗頭和上鉗頭,所述的下鉗頭上設置有一砧板塊,所述的上鉗頭上設置有插口和固定件,上鉗頭上還設置有刀柱轉輪,所述的刀柱轉輪包括轉盤及轉盤上設有的至少六個帶刀頭的刀頭柱,所述的刀頭柱分為第一刀頭柱和第二刀頭柱,第一刀頭柱和第二刀頭柱之間設置有卡槽,所述的手柄尾部設置有插銷。
所述的第一刀頭柱的尺寸大于第二刀頭柱的尺寸。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刀頭柱不同尺寸的設置,無需頻繁更換刀頭柱,可滿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擴大了其適用范圍,提高了打孔效率;手柄尾部插銷的設置,在不需要使用的時候,可以通過插銷把手柄固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I部放大圖;
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刀柱轉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手柄尾部局部示意圖;
圖6為圖5的A1-A1剖視圖。
圖中:手柄1、鉗頭2、下鉗頭21、上鉗頭22、砧板塊3、固定件221、插口44、刀柱轉輪4、轉盤41、刀頭柱43、第一刀頭柱431、第二刀頭柱432、卡槽45、插銷1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如圖1-6所示,一種打孔鉗,包括手柄1和鉗頭2,所述的鉗頭2包括下鉗頭21和上鉗頭22,所述的下鉗頭21上設置有一砧板塊3,所述的上鉗頭22上設置有插口44和固定件221,上鉗頭22上還設置有刀柱轉輪4,所述的刀柱轉輪4包括轉盤41及轉盤41上設有的至少六個帶刀頭的刀頭柱43,所述的刀頭柱43分為第一刀頭柱431和第二刀頭柱432,第一刀頭柱431和第二刀頭柱432之間設置有卡槽45,所述的手柄1尾部設置有插銷11。
所述的第一刀頭柱431的尺寸大于第二刀頭柱432的尺寸,通過刀頭柱43不同尺寸的設置,無需頻繁更換刀頭柱,可滿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擴大了其適用范圍,提高了打孔效率。
本實用新型使用,當需要打第一刀頭柱431的孔時,通過轉盤41轉動把第一刀頭柱431對應砧板塊3,然后手動把固定件221插入插口44內,并穿入第一刀頭柱431邊上的卡槽45內,把第一刀頭柱431固定,然后以砧板塊3為平抵面,對物件進行打孔動作。如需打第二刀頭柱432的孔時,原理同樣如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宋建華,未經宋建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0106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變電站巡檢軌跡監測系統
- 下一篇:一種風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