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沼氣分離凈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00878.3 | 申請日: | 2013-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125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蒲薇華;李十中;肖楊;張成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0L3/10 | 分類號: | C10L3/10;B01D53/78;B01D53/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陳波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沼氣 分離 凈化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沼氣分離凈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沼氣分離凈化裝置。?
背景技術
能源與環境是當今社會發展及人類生存的重大問題,積極開發可再生能源、保護生態環境實現持續發展,已成為全世界緊迫而艱巨的任務。相比其他可再生能源,生物質既可生產固、液、氣三態能源產品,又可作為物質載體生產其他化工產品,從而有望替代化石能源及其衍生的各類化工產品;沼氣作為生物質能源的一種,在我國已有近百年的發展應用歷史,它可以直接用作燃料,或經重整后生產合成氣;沼氣經凈化提純后即為生物甲烷,作為一種生物燃氣,具有清潔、高效、安全和可再生四大特征。沼氣也是最易于開發并且應用最為廣泛的能源,它是有機物質通過厭氧分解產生的混合氣體。沼氣的組成與厭氧發酵的原料和操作方式有關,其主要化學成分為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CH4含量一般在55%~75%,CO2含量一般為25%~40%,另外還含有少量的水(5%~10%),硫化氫(0.005%~2%),有機硫(<O.5%),硅氧烷(0%~0.02%),鹵代烴(<0.6%),氨(<l%),氧氣(0%~1%),一氧化碳(?<O.6%),氮氣(?0%~2%)等成分。純甲烷的熱值為35.9MJ/m3,而沼氣的熱值為20-25MJ/m3,沼氣中大量存在的CO2、水以及微量硫化氫、氨等雜質氣體,不僅降低其熱值和效率,也嚴重影響其傳輸和應用。因此,分離除去沼氣中的CO2,提高燃燒值尤為重要,不僅有助于可再生清潔生物質能源的高效利用,同時,對降低碳排放,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經過凈化提純的生物甲烷,甲烷含量可提高到95%~97%,CO2含量減少到l%~3%.可以作為替代天然氣使用。?
本專利主要涉及沼氣中CO2脫除技術。目前,國內外有關沼氣中CO2脫除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種:物理吸收法、化學吸收法、變壓吸附法、膜分離法、低溫分離法等等。?
物理吸收法脫除CO2是根據溶液在不同壓力下對CO2的溶解度不同,利用加?壓吸收、減壓再生的方式實現CO2的吸收與吸收液的再生,主要包括加壓水洗法、碳酸丙烯酯法、聚乙二醇法等。物理吸收法適用于CO2分壓較高的場合,其中,加壓水洗是沼氣提純中應用最多的物理吸收法。該方法工藝簡單,吸收劑水來源豐富、無毒,且由于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遠大于甲烷的溶解度,甲烷損失較少。加壓水洗法脫碳已在歐洲得到了廣泛應用。但該方法在長期使用中存在微生物堵塔的問題,進而影響脫碳效率,需采用紫外線照射,高溫熱水、過氧醋酸、檸檬酸或清潔劑洗塔。?
化學吸收法是利用沼氣中的CO2在吸收塔內與吸收劑發生化學反應實現CO2的脫除。化學吸收法的優點是氣體凈化度高,處理氣量大,缺點是對原料氣適應性差,需要復雜的預處理過程,吸收劑的再生循環操作較為繁瑣。如目前工業中廣泛采用的醇胺法脫碳技術,實質就是酸堿中和反應,弱堿(醇胺)和弱酸(二氧化碳、硫化氫等)發生可逆反應生成可溶于水的鹽。通過溫度調節控制反應方向,在約38℃下進行CO2吸收,在110℃下完成CO2脫吸。根據吸收劑的不同,醇胺法又可細分為MEA法,DEA法和MDEA法等。與其它脫碳工藝相比,醇胺法具有成本低、吸收量大、吸收效果好、溶劑可循環使用并可得到高純產品等特點。?
變壓吸附法應用較廣,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硅膠、氧化鋁和沸石等。吸附作用在相對較高的壓力下(800?KPa左右)進行,脫附作用在較低的壓力下進行,組分的吸附量受溫度和壓力影響。硫化氫的存在會導致吸附劑永久性中毒,且變壓吸附要求氣體干燥,因此在變壓吸附之前要脫除硫化氫和水。該工藝流程簡單,脫碳率高,但甲烷損失較大,尾氣中甲烷含量達5%,不易處理,應該研發更好的吸收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0087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