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修復視網膜脫離手術的裂孔定位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96861.5 | 申請日: | 2013-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694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國明;成洪波;趙鐵英;秦波;劉旭陽;趙軍;曾健;古洵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眼科醫院;張國明;成洪波;趙鐵英;秦波;劉旭陽;趙軍;曾健;古洵清 |
| 主分類號: | A61F9/007 | 分類號: | A61F9/00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張皋翔 |
| 地址: | 51804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修復 視網膜 脫離 手術 裂孔 定位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手術用器具,特別涉及一種用于修復視網膜脫離手術時定位裂孔的器具。
背景技術
視網膜是眼內一層半透明的膜,它是視覺形成的神經信息傳遞的第一站,具有很精細的網絡結構及豐富的代謝和生理功能。視網膜共分為十層,靠里面的九層為神經上皮層,外面的一層稱為色素上皮層,兩層之間存在一定的潛在間隙。當某種液體進入此間隙時或神經上皮層受到玻璃體方面的牽拉時,視網膜的神經上皮層與色素上皮層便容易分開,即發生視網膜脫離。
裂孔性視網膜脫離(RRD),是一種嚴重的眼科疾病,如不及時修復,患者將會失明。自Gonin(1920)成功地用熱凝封閉視網膜破孔治療RRD以來,各種手術方法改進,使解剖復位率達到90%以上。
通常,視網膜裂孔與病灶發生在眼球相應的赤道部位或其后部,視網膜脫離手術的目的在于尋找并封閉所有的視網膜裂孔,促使脫離的視網膜神經上皮層與色素上皮層重新貼附,從而,最大限度地恢復患者的視功能,因此,術前認真查找視網膜裂孔,術中準確定位并封閉視網膜裂孔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現有技術中通常是在間接眼底鏡直視下,用鑷子、電凝頭或冷凝頭尋找并確定裂孔位置,其具體操作是:是用鑷子、電凝頭或冷凝頭伸入眼眶,在眼球的赤道部位或其后部與裂孔位置相對的鞏膜表面頂壓鞏膜,以此確定裂孔發生的位置。該方法存在如下不足:
1)頂壓痕跡容易消逝
上述鑷子、電凝頭或冷凝頭的頂壓端為圓滑狀凸起,用其頂壓對應的鞏膜后,手術時,醫師是根據事前采用頂壓尋找方法留在鞏膜上的頂壓痕跡來判斷裂孔所在位置的,通常,從頂壓尋找到裂孔位置,到牽拉眼外肌翻轉眼球,再到準備手術,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此時,所述頂壓端留在鞏膜上的頂壓痕跡會隨著鞏膜彈性的恢復漸漸消失而難以辨認。
2)易產生對裂孔位置的判斷誤差
用鑷子、電凝頭或冷凝頭定位,由于在鞏膜上頂壓面積大,痕跡往往不明顯,即便有些頂壓痕跡依稀可以辨認,但由于其分辨率較低,當對該裂孔進行修復手術時,會因手術醫師辨認上的差別而導致有些醫師對裂孔發生位置的錯誤判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尋找裂孔并可精確定位的裂孔定位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本實用新型的修復視網膜脫離手術的裂孔定位器,包括可伸入眼眶內觸壓鞏膜并帶有頂壓頭的器具,所述器具由不銹金屬所制,其形狀為細長條桿件,該細長條桿件的中部為利于單手握持的主柄,主柄的左右兩端各設有與其連接的圓臺形的過渡段,在每個過渡段上遠離主柄的一端設有逐漸變細的截面形狀為半圓形的探桿,分別為左探桿和右探桿,在左探桿的端頭垂直于左探桿的方向上,設有向其圓弧表面方向外凸的頂壓頭,在右探桿的端頭垂直于右探桿的方向上,設有向其圓弧表面方向延伸外凸的形狀為圓桶的定位頭,所述圓桶的外端面在其軸線方向上為外凸的圓滑面,圓桶的軸向長度為1.5—2.5mm,外徑為1.5—2.0mm,內徑為1.4—1.9mm。
所述圓桶的內端面與右探桿的平直表面齊平且其內圓孔為通孔。
所述圓桶的軸向長度2.0mm,其外徑為1.7mm,其內徑為1.5mm。
所述左探桿的圓弧表面和右探桿的圓弧表面相背設置。
所述主柄的截面形狀為上下側邊為圓弧形的矩形,其前后面為平滑表面,在其上下表面設有凹凸感的交叉型防滑刻痕線。
所述主柄為帶有凹凸感交叉型防滑刻痕線的截面形狀為圓形、矩形或橢圓形的桿件。
所述不銹金屬為不銹鋼或不銹鈦。
所述主柄長度為4-5cm。
所述左探桿和右探桿的長度均為3.5-4c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采用圓桶形的定位頭,使得手術醫師用頂壓頭在對視網膜脫離裂孔進行檢查尋找并確定裂孔發生位置后,再用該圓桶形的定位頭在測知的裂孔發生位置對鞏膜施壓并留下清晰可辨的圓環形,由于圓環形壓迫屬于線型施壓(即在同樣的壓力下,其在鞏膜上留下的痕跡比面型壓力留下的痕跡要深)且有明顯的圓環標志,使得該標志的痕跡會保持較長的時間不變,從而使醫師們手術時,能夠精確定位裂孔發生的位置,確保手術定位的準確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圖。
圖2為圖1的背面示意圖。
圖3為圖1中A部放大圖。
圖4為圖1中B部放大圖。
圖5為圖2中C部放大圖。
圖6為圖2中D部放大圖。
圖7為圖1中E-E向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眼科醫院;張國明;成洪波;趙鐵英;秦波;劉旭陽;趙軍;曾健;古洵清,未經深圳市眼科醫院;張國明;成洪波;趙鐵英;秦波;劉旭陽;趙軍;曾健;古洵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9686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搓揉機內滅火裝置
- 下一篇:一種爆破用分層裝藥填塞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