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轉向柱保護罩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96186.6 | 申請日: | 2013-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785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24 |
| 發明(設計)人: | 徐辰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辰杰 |
| 主分類號: | B62D1/19 | 分類號: | B62D1/19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轉向 護罩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轉向柱保護罩,屬于汽車零部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汽車方向盤可調機構在目前的車型上已經得到了基本的普及,在汽車發生劇烈的撞擊時,駕駛者往往會因為強烈的停止作用而向前傾,人體的胸部會和方向盤和轉向柱發生碰撞,為了使遭到轉向柱沖擊的駕駛者胸部所承受的沖擊力減小,有些汽車把轉向柱設計成在撞擊時因遭到外界擠壓而發生二到三段的潰縮折疊,可以分散一些因撞擊由轉向柱傳遞到人體的沖擊力。但是在汽車碰撞過程中,強大的瞬間外力會使轉向柱的軸線發生偏移,從而導致氣囊的位置無法得到保證;另外,碰撞漬縮結束后的轉向柱會因為缺乏有效的支撐而掉落在駕駛員座椅上,從而給人員的施救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并有可能造成碰撞后的汽車零部件對駕駛員的二次傷害。還有目前有些汽車轉向柱保護罩,其結構強度較低,無法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在碰撞過程中反而會潰損,給駕駛人員造成新的傷害。
實用新型內容
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解決現有技術中汽車碰撞結束后轉向柱掉落對駕駛員造成傷害,同時轉向柱位置偏移導致氣囊的位置無法得到保證,且轉向柱保護罩整體強度較低,保護效果較差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汽車轉向柱保護罩,整體強度較高,保護效果較好,能在整車碰撞過程中對轉向柱的潰縮進行導向,保證安全氣囊引爆位置,有力的保障駕駛員安全。
技術方案:一種汽車轉向柱保護罩,在轉向柱的外側套設有保護罩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罩本體包括上檔板、左右側板、前固定板;在左右側板上設置有卡簧螺母,在左側板的內壁上設置有若干加強筋,在右側板的內壁上設置有若干加強筋,所述下檔板的兩側設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通過下檔板的螺栓孔與左右側板上的卡簧螺母相配合,將下檔板固定鎖緊在左右側板上,所述前固定板上設置有能夠通過汽車轉向柱的開口,所述前固定板為U型前固定板,所述U型前固定板由頂板和連接在頂板兩端的卡板所組成,所述卡板底部向外側延伸出支撐部,在兩卡板之間開設有U型開口,所述U型開口能夠通過汽車轉向柱。
前述的一種汽車轉向柱保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罩本體的限位方向與轉向柱的方向一致。
前述的一種汽車轉向柱保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側板采用不銹鋼材料制成。
前述的一種汽車轉向柱保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汽車轉向柱保護罩,通過保護罩本體將轉向柱外側套住,利用前固定板的兩卡板將轉向柱卡緊,用來防止汽車碰撞結束后轉向柱的掉落,防止了對駕駛員二次傷害的可能,同時保護罩本體能夠對轉向柱的潰縮進行導向,從而保證了安全氣囊的引爆位置,大大降低了氣囊不能使用的風險,最大程度的減輕了碰撞對駕駛員造成的傷害。另外本實用新型在左側板的內壁上設置有若干加強筋,在右側板的內壁上設置有若干加強筋,這樣提高了保護罩的整體強度,不容易損壞,整體效果較好。在卡板底部向外側延伸出支撐部,支撐部能夠較好的對卡板進行支撐保持其平衡,實現對轉向柱較好導向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汽車轉向柱保護罩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汽車轉向柱保護罩主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汽車轉向柱保護罩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為一種汽車轉向柱保護罩,在轉向柱的外側套設有保護罩本體,保護罩本體的限位方向與轉向柱的方向一致。保護罩本體包括上檔板2、左側板2、右側板3、前固定板;左右側板采用不銹鋼材料制成。在左側板2和右側板3上分別設置有卡簧螺母,下檔板的兩側設置有螺栓孔,螺栓通過下檔板的螺栓孔與左側板2和右側板3上的卡簧螺母相配合,將下檔板固定鎖緊在左右側板上。
在左側板2的內壁上設置有若干加強筋8,在右側板3的內壁上設置有若干加強筋8,前固定板為U型前固定板4,所述U型前固定板4由頂板5和連接在頂板5兩端的卡板6所組成,卡板6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卡板6底部向外側延伸出支撐部9,在兩卡板6之間開設有U型開口7,所述U型開口8能夠通過汽車轉向柱,這樣兩個卡板6向內擠壓將汽車轉向柱卡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辰杰,未經徐辰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9618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