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室外空氣除塵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96097.1 | 申請日: | 2013-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401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振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振軍 |
| 主分類號: | B03C3/04 | 分類號: | B03C3/04;B03C3/7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趙慧 |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路***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室外 空氣 除塵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除塵器,尤其是一種室外空氣除塵器。
背景技術
現在工業、汽車等造成空氣中粉塵很多,粉塵中可能含有病毒、對人體有害的顆粒物等對人體不利,現在有一些應用于小空間的空氣凈化器,但不適用于室外等大范圍空間的除塵。
有鑒于此,特提出本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室外空氣除塵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技術方案的基本構思是:
一種室外空氣除塵器,包括箱體、設置在所述箱體內的除塵裝置以及箱體底部與所述箱體連通的存灰箱,所述箱體具有進風口和出風口;
所述除塵裝置包括集塵極、電暈極、靜電發生器、集塵極除塵刷、電暈極除塵刷、除塵刷驅動器、除塵刷驅動器啟動裝置和除塵刷驅動器運行軌道;所述集塵極和電暈極平行設置,且所述集塵極和電暈極的間隙對應所述進風口和出風口,電源連接所述靜電發生器,所述靜電發生器的兩個輸出端分別連接所述集塵極和電暈極;電源連接所述除塵刷驅動器啟動裝置,所述除塵刷驅動器啟動裝置連接所述除塵刷驅動器,所述除塵刷驅動器設置在所述除塵刷驅動器運行軌道上,所述除塵刷驅動器連接所述集塵極除塵刷和電暈極除塵刷。
所述集塵極和電暈極可以平行于所述進風口和出風口的風向設置。
或者,所述集塵極和電暈極垂直于所述進風口和出風口的風向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箱體的進風口處和出風口處均設有網格罩。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除塵刷驅動器包括驅動器本體和安裝在所述驅動器本體上的兩個支臂,所述除塵刷驅動器運行軌道設置在所述集塵極和電暈極之間,所述驅動器本體安裝在所述除塵刷驅動器運行軌道上,所述集塵極除塵刷和電暈極除塵刷分別安裝在所述兩個支臂上。
或者,所述除塵刷驅動器包括驅動器本體和安裝在驅動器本體上的一個支臂,所述驅動器本體安裝在所述除塵刷驅動器運行軌道上,所述除塵刷驅動器運行軌道安裝在所述集塵極或所述電暈極上,所述集塵極除塵刷或電暈極除塵刷直接裝在所述驅動器本體上,另一個除塵刷安裝在所述支臂上。
優選的,所述的集塵極為平板形、Z形、波浪形、曲折形或C形,相鄰兩個集塵極間距在100mm-1000mm之間,集塵極寬度在80mm-1500mm之間。
優選的,所述電暈極的形狀采用圓形線、針刺線、角鋼芒刺、鋸齒線、扭麻花星形線或R-S線。
優選的,所述靜電發生器和所述除塵刷驅動器啟動裝置連接太陽能電池板作為電源。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基于高空風力大等原因,本實用新型室外空氣除塵器一般放在室外較高的位置,且室外灰塵大,積攢灰塵速度快,人工清理是不現實的,本裝置可自動清理集塵極和電暈極上的灰塵(除塵刷驅動器可通過電路控制),適合室外使用。且本裝置結構簡單,制作成本較低,便于維護。可在街道、公路兩側,在工廠、小區、機關、公園等人們工作生活區域設置,如形成一定規模,能夠對空氣污染起到根本性治理作用。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箱體局部透明、存灰箱透明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除塵刷驅動器運行軌道安裝在集塵極上時的除塵刷驅動器和集塵極以及電暈極的連接關系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室外空氣除塵器,包括箱體1、設置在所述箱體1內的除塵裝置以及箱體1底部與所述箱體1連通的存灰箱2,所述箱體1具有進風口和出風口(圖中箭頭表示進風方向);
所述除塵裝置包括集塵極3、電暈極4、靜電發生器5、集塵極除塵刷6、電暈極除塵刷7、除塵刷驅動器8、除塵刷驅動器啟動裝置9和除塵刷驅動器運行軌道10;所述集塵極3和電暈極4平行設置,且所述集塵極3和電暈極4的間隙對應所述進風口和出風口,電源12連接所述靜電發生器5,所述靜電發生器5的兩個輸出端分別連接所述集塵極3和電暈極4;電源12連接所述除塵刷驅動器啟動裝置9,所述除塵刷驅動器啟動裝置9連接所述除塵刷驅動器8,所述除塵刷驅動器8設置在所述除塵刷驅動器運行軌道10上,所述除塵刷驅動器8連接所述集塵極除塵刷6和電暈極除塵刷7。
一般每個箱體1內會同時安裝多組上述集塵極3和電暈極4,依次設置,也就是每兩個集塵極之間設一個電暈極,或每兩個集塵極之間設多個電暈極,集塵極和電暈極之間按照上述方式連接。相鄰組的集電極和電暈極4按照上述結構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振軍,未經王振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9609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