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非對稱結構雙諧振微波窄帶濾波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95520.6 | 申請日: | 2013-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887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13 |
| 發明(設計)人: | 陸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白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P1/203 | 分類號: | H01P1/203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對稱 結構 諧振 微波 窄帶濾波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濾波器,尤其涉及基于微帶線方式的一種非對稱結構雙諧振微波窄帶濾波器。?
背景技術
當前通信系統的迅速發展對射頻前端提出了高要求,尤其是射頻微波濾波器。要求射頻微波濾波器不僅帶內特性好,還要求帶外抑制好,并且在所需要抑制的頻率點能有很好的抑制。不僅如此,還要求成本低,制作工藝簡單,體積小等。這對射頻微波濾波器設計無疑是一個大的挑戰。因為傳統的在接收機內部使用的濾波器,有時為了增加帶外抑制以減小相鄰頻率信號的影響會增加濾波器的階數。但是此時插入損耗就會增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工程師們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最終因為重量、成本、靈敏度等問題而未被廣泛應用。人們最終還是目光瞄準平面結構的微帶濾波器,這樣就需要探索新的結構和設計方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窄帶濾波器要求帶外抑制好,插入損耗就會增大的缺點,提供一種非對稱結構雙諧振微波窄帶濾波器,帶外抑制好并且抑制的頻率點可調節,差損小。?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非對稱結構雙諧振微波窄帶濾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介質基體(10),介質基體(10)上設置有信號輸入端均勻傳輸線(1),串聯短接線(2)、(5)、(8),第一組并聯開路短接線(3)、(4),第二組并聯開路短接線(6)、(7),信號輸出端均勻傳輸線(9);所述兩組并聯開路短接線(3)、(4)和(6)、(7)上下都不對稱,所述的信號輸入端均勻傳輸線(1)與串聯短接線(2)、(5)、(8)以及信號輸出端均勻傳輸線(9)依次連接,并聯開路短接線(3)、(6)分別與串聯短接線(5)的上方的兩端連接,并聯開路短接線(4)與串聯短接線(5)的下方的一端連接,并聯開路短接線(7)與串聯短接線(5)的下方的另一端和串聯短接線(8)的一端連接。?
所述的一種非對稱結構雙諧振微波窄帶濾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串聯短接線(2)、(5)、(8)傳輸線長度為10mm~14mm;信號輸入端均勻傳輸線(1)?與信號輸出端的均勻傳輸線(9)的線長為3mm~5mm。?
所述的一種非對稱結構雙諧振微波窄帶濾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串聯短接線(2)、(5)、(8)的寬度為1.4mm~2mm;信號輸入端均勻傳輸線(1)與信號輸出端的均勻傳輸線(9)的線寬為0.8mm~1.5mm。?
所述的一種非對稱結構雙諧振微波窄帶濾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組并聯開路短接線(3)、(4),第二組并聯開路短接線(6)、(7)的長度為8mm~26mm。?
所述的一種非對稱結構雙諧振微波窄帶濾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組并聯開路短接線(3)、(4),第二組并聯開路短接線(6)、(7)的寬度為0.4mm~3mm。?
所述的一種非對稱結構雙諧振微波窄帶濾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質基體(10)的介電常數為2.2~3.5,厚度為0.2mm~1mm。?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本實用新型具有體積相對較小,結構簡單,特別是對所需頻率選擇性高,成本低、容易于集成等優點,相對帶寬為5%,工作中心頻率為3.3GHz,帶內插入損耗小于3dB。?
附圖說明
圖1是本非對稱結構雙諧振微波窄帶濾波器結構圖。?
圖2是S21曲線。?
圖3是S11曲線。?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非對稱結構雙諧振微波窄帶濾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介質基體10,介質基體10上設置有信號輸入端均勻傳輸線1,串聯短接線2、5、8,第一組并聯開路短接線3、4,第二組并聯開路短接線6、7,信號輸出端均勻傳輸線9;所述兩組并聯開路短接線3、4和6、7上下都不對稱,所述的信號輸入端均勻傳輸線1與串聯短接線2、5、8以及信號輸出端均勻傳輸線9依次連接,并聯開路短接線3、6分別與串聯短接線5的上方的兩端連接,并聯開路短接線4與串聯短接線5的下方的一端連接,并聯開路短接線7與串聯短接線5的下方的另一端和串聯短接線8的一端連接。?
串聯短接線2、5、8傳輸線長度為10mm~14mm;信號輸入端均勻傳輸線1與信號輸出端的均勻傳輸線9的線長為3mm~5mm,阻值為50Ω。?
串聯短接線2、5、8的寬度為1.4mm~2mm;信號輸入端均勻傳輸線1與信號輸出端的均勻傳輸線9的線寬為0.8mm~1.5mm。?
第一組并聯開路短接線3、4,第二組并聯開路短接線6、7的長度為8mm~26mm。?
第一組并聯開路短接線3、4,第二組并聯開路短接線6、7的寬度為0.4mm~3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白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白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9552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