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脈動式配汽管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95270.6 | 申請日: | 2013-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393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書慧;管九洲;龔玉虎;孫帥;楊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3/24 | 分類號: | E21B43/24;E21B37/00;E21B34/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韓嫚嫚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脈動 式配汽 管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配汽管柱,尤其有關于一種稠油注汽催化氧化采油開發領域中的脈動式配汽管柱。
背景技術
目前,為了提高油田稠油、超稠油井開發效果,在稠油、超稠油井中通常實施空氣催化氧化采油,并見到了可喜效果。空氣催化氧化采油是通過向油井中注空氣及高溫高壓的蒸汽得以實現的,其中選層注空氣及蒸汽效果比籠統注空氣及蒸汽增油效果更加理想。
但是,在實施過程中發現,由于近井地帶及套管管壁常存在污垢等情況,而傳統注汽管柱只是單純地向油層中注汽,其不能對油層進行有效的處理,在注空氣或蒸汽時,近井地帶及套管管壁上的污垢常常影響原油的進出,導致采油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型的配汽管柱,來克服上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脈動式配汽管柱,其能夠間歇性的向油層中注汽,使套管壁及近井地帶得到有效的沖洗,提高原油的開采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脈動式配汽管柱,所述脈動式配汽管柱包括:
伸縮管,其上端連接有隔熱管;
第一脈動式配汽閥,其連接在所述伸縮管的下端,在所述第一脈動式配汽閥與所述伸縮管之間連接有上熱采封隔器;其中,所述第一脈動式配汽閥包括:
第一閥本體,其上端通過第一上接頭與所述上熱采封隔器相連,所述第一閥本體具有軸向貫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閥本體的上端側壁上開設有第一油注孔,所述第一油注孔與所述第一通孔相連通;
第一閥芯,其可軸向移動地密封設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第一閥芯的下端設有閥座,所述閥座通過剪斷銷釘連接在所述第一閥本體內;
第一閥座限位環,其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底部,所述第一閥座限位環連接在所述第一閥本體上;
第二脈動式配汽閥,其連接在所述第一脈動式配汽閥的下端,在所述第一脈動式配汽閥與所述第二脈動式配汽閥之間連接有下熱采封隔器;其中,所述第二脈動式配汽閥包括:
第二閥本體,其上端通過第二上接頭與所述下熱采封隔器相連,所述第二閥本體具有軸向貫通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二閥本體的上端側壁上開設有第二油注孔,所述第二油注孔與所述第三通孔相連通;
第二閥芯,其可軸向移動地密封設置在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中,所述第二閥芯的下端設有第二閥座限位環,所述第二閥座限位環連接在所述第二閥本體內。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徑。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閥芯與所述閥座之間夾設有第一彈簧。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上接頭內連接有第一限位環,所述第一限位環位于所述第一閥本體的上方,所述第一閥芯頂抵在所述第一限位環的下端面上。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閥芯與所述第一閥本體的內側壁之間設有多個密封圈。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徑大于所述第四通孔的直徑。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閥芯與所述第二閥座限位環之間夾設有第二彈簧。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上接頭內連接有第二限位環,所述第二限位環位于所述第二閥本體的上方,所述第二閥芯頂抵在所述第二限位環的下端面上。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閥芯與所述第二閥本體的內側壁之間設有多個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的脈動式配汽管柱的特點及優點是:在注入蒸汽的注汽壓力作用下,使第二脈動式配汽閥的第二閥芯在第二閥本體內軸向往復移動,以打開或關閉第二閥本體上的第二油注孔,實現間斷性的向下油層中注汽的目的;同時,通過自井口投閥球,使閥球座設在閥座上以密封脈動式配汽管柱的注汽通道,在不斷的注汽壓力作用下,使第一閥芯在第一閥本體內軸向往復移動,以打開或關閉第一閥本體上的第一油注孔,實現間斷性的向上油層中注汽的目的。該脈動式配汽管柱可間歇性的向油層中注汽,通過脈動式注汽發生空化作用,以對套管壁及近井地進行蒸汽沖洗,以清除位于套管壁及近井地油層中的污垢,提高對原油的開采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9527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