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改進動脈端給藥口和給液口的血液透析管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92711.7 | 申請日: | 2013-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430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明(設計)人: | 崔巖;李娜;翟麗惠;滕靜;王祥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1/14 | 分類號: | A61M1/14 |
| 代理公司: | 青島海昊知識產權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張中南 |
| 地址: | 266003***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進 動脈 血液 透析 管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涉及一種改進動脈端給藥口和給液口的血液透析管路,該裝置可有效避免小血栓進入患者體內。
背景技術
尿毒癥患者的血液透析,大多需要從血液透析管路動脈端的給藥口注射低分子肝素,防止體外循環凝血。臨床發現,不同廠家的血液透析管路凡是經動脈端給藥口注射的,動脈端給藥口管路內側,都會形成小血栓。由于動脈端給藥口位置低于動脈端給液口位置,所以下機回血過程中,經生理鹽水沖洗,有的血栓會脫落,有進入患者體內的危險。目前不同廠家的血液透析管路,動脈端給藥口位置均不高于動脈端給液口位置。如果動脈端給藥口位置高于動脈端給液口位置,既可避免小血栓進入患者體內的發生,保證患者安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進動脈端給藥口和給液口的血液透析管路,可有效防止血栓進入患者體內,避免潛在的危險。
一種改進動脈端給藥口和給液口的血液透析管路,包括動脈端血液透析管路和靜脈端血液透析管路,該動脈端血液透析管路上依次設有血泵管、肝素化接口、動脈壓監測口、動脈壺、透析器接口,其特征在于該動脈端血液透析管路在血泵管之前設有動脈給液口,在該動脈給液口與血泵管之間設有動脈給藥口。
本實用新型是專門針對血液透析管路動脈端給藥口和給液口的位置關系的改進,其結構簡單,便于改進,安全實用,避免了動脈端給藥口形成的小血栓進入患者體內的危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其中,1、病人,2、生理鹽水,3、動脈給液口,4、動脈給藥口,5、血泵管,6、肝素化接口,7、動脈壓監測口,8、動脈壺,9、透析器接口,10、透析器,11、靜脈給藥口,12、靜脈監測口,13、靜脈壺,14、動脈端血液透析管路。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改進動脈端給藥口和給液口的血液透析管路,包括動脈端血液透析管路14和靜脈端血液透析管路,該動脈端血液透析管路14上依次設有血泵管5、肝素化接口6、動脈壓監測口7、動脈壺8和透析器接口9,其特征在于該動脈端血液透析管路14在血泵管5之前設有動脈給液口3,在該動脈給液口3與血泵管5之間設有動脈給藥口4。
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動脈端連接于病人1的動脈,病人1的血液依次經過動脈端血液透析管路14和靜脈端血液透析管路進行血液循環,如圖1所示,箭頭為血液流動方向。
將生理鹽水2連接于動脈給液口3,透析器10分別連接于動脈端血液透析管路14和靜脈端血液透析管路各自的透析器接口9。靜脈端血液透析管路上有靜脈給藥口11、靜脈監測口12和靜脈壺13。
由于動脈端給藥口4位置高于動脈端給液口3位置,所以下機回血過程中,經生理鹽水沖洗,即使有血栓會脫落,也不會有進入患者體內的危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未經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9271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組合式移動終端
- 下一篇:一種基于GPRS通訊的起重機用數據采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