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健康環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91883.2 | 申請日: | 2013-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698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韓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福祉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3B19/00 | 分類號: | A63B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健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健身用的健康環,尤其涉及一種省力且平穩回轉動作的健康環結構。
背景技術
運動用具的結構通常是為達某種功效而設計。例如為達筋力發達使用則有啞鈴的提重用具,而為提高反射神經的能力或敏捷性則有跳繩等運動器材。上述運動用具的設計皆僅能達成一種功效的用具,但卻無法達成多種功效。譬如啞玲對于提高筋力是極有效的用具,但卻無法提高敏捷性;另外跳繩雖可以提高反射神經的能力或敏捷性,但因跳繩需時常站立且以同樣姿勢跳躍,因此鍛練的部位通常位在同一處,所以對于提高全身的健身效果,上述運動器材似乎無法達成且不太適合。
由于啞玲、跳繩均為需要激烈使用肌力的用具,對于肌肉或心臟的負擔相當大,因此對于老人等體力衰弱的人們,作為健身的運動似乎不太適合,兩個均不能作為自宅屋內輕松實行的運動。
因此,為提供老人適合的運動用具,現有技術設計出一種健康環,利用環圈以旋動軸借雙手施力旋轉,提供身體各部位的運動效果。可是因環圈是以實心樹脂所制且環面為平面,除重量較重外,在旋動時,重心較高回轉動作相當不平穩,使用者必須靠較大力量來支撐,相當費力,所以對于老人家仍相當費力,也不是最佳的結構設計,因此一種可省力及平穩運轉的環圈結構為人們所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省力且平穩回轉的健康環,以解決現有技術的技術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健康環,包括:
一環圈,所述環圈為一中空圓圈體,環面上開設若干通孔,所述環圈的斷面為兩端高、中間低的內凹結構;
一旋動軸,所述旋動軸為一圓形長柱體;
一定位輪,所述定位輪為一中間有通孔的圓圈體,所述旋動軸插設在所述定位輪的中間通孔中,?所述定位輪的外緣為環形凹槽,所述凹槽內面為弧面結構,所述環圈的內緣和所述定位輪外緣的環形凹槽連接。
依照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所述的健康環,所述旋動軸的表面刻畫有兩條以上平行于軸心的支撐凹槽。
本實用新型由環圈、定位輪、旋動軸所組成,主要利用定位輪中央的凹槽,供環圈周緣容置,以旋動軸兩側的握把施力,令環圈呈繞圈運動,且環圈的環面是形成內凹結構,透過內凹的對稱結構,使環圈結構形成內外重心,轉動時受重力的影響,達成平穩省力功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可實施于各部位的運動效果,因此可確實達到健身的目的;
2、操作實施并不受環境區域影響皆可輕易操作運作;
3、環圈內凹設計,可減輕重量,且更平穩的運動,達到省力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分解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環圈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組合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動作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作動的情形圖一;
圖6為本實用新型作動的情形圖二;
圖7為本實用新型作動的情形圖三。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2和圖3所示,健康環是由環圈1、定位輪2、旋動軸3所組成,其中環圈1為一中空圓圈體,環面上開設若干通孔,而環圈1的斷面為兩端高中間低的內凹結構;另外,旋動軸3為一圓形長柱體;定位輪2為一中間有通孔21的圓圈體,旋動軸3插設在所述定位輪2的中間通孔21中,形成一體結構,?定位輪的外緣設計成一種環形凹槽20,凹槽20內面為弧面結構,所述環圈1的內緣和所述定位輪2外緣的環形凹槽20活動連接。另外,在旋動軸3的表面刻畫有兩條以上平行于軸心的支撐凹槽31,可以增加穩定性。
使用時,手握旋動軸3,將環圈1的內緣容置入凹槽20,經由手握旋動軸3,將環圈1形成繞圈的運動效果(如圖3和圖4所示)。
而圖5至圖7所示,是在實施作動的情形圖,圖5是將環圈1以單手操控運轉,達運動的目的。而圖6則呈站立狀態雙手平伸而旋轉環圈1。圖7則是將環圈1夾于雙腳,以坐姿彎腰達運動的目的。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健康環進行了詳細的介紹,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可實施于各部位的運動效果,因此可確實達到健身的目的;
2、操作實施并不受環境區域影響皆可輕易操作運作;
3、環圈內凹設計,可減輕重量,且更平穩的運動,達到省力的目的。
以上公開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具體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福祉實業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福祉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9188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