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輪轂鑄造模具鎖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91229.1 | 申請日: | 2013-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246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郗富河;張新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新創雄鋁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9/28 | 分類號: | B22C9/28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識產權事務所 32223 | 代理人: | 謝觀素 |
| 地址: | 2237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輪轂 鑄造 模具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輪轂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輪轂鑄造模具的縮緊裝置。
背景技術
輪轂是車輛用于連接輪胎與軸的部件,目前的輪轂從制造工藝上可以分為整體鑄造式、整體鍛造式和復合式三種,整體鑄造式輪轂是目前制造成本最低的,其產量占輪轂總生產量的90%左右。整體鑄造式輪轂的制造過程是,將液態鋁合金灌注進鑄造模具,待液態鋁合金凝固為固態的輪轂毛坯,將輪轂毛坯取出冷卻,然后進行去毛刺、打磨等精加工處理,最終得到成品。輪轂鑄造模具由上模具和下模具兩部分組成,上模具扣在下模具上,現有技術垂直加壓的方法來鎖緊上、下模具,模具內腔充有壓力為3兆帕的壓縮空氣,垂直加壓的油缸的缸徑需要達到300毫米,但是實際密封效果并不理想,跑鋁和飛邊情況嚴重,原料浪費的量大,同時加大了后續清理工作的難度,延長了產品的制造周期,影響產品的質量以及制作成本,另外油缸的缸徑要求高,導致設備投入資金和運行時的能耗較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輪轂鑄造模具鎖緊裝置,可以解決目前輪轂鑄造模具通過垂直加壓的方式鎖緊,密封效果不好,以及需要大缸徑的油缸帶來的設備投入資金和運行時的能耗較高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輪轂鑄造模具鎖緊裝置,包括由上模具和下模具組成的輪轂鑄造模具,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在連接處分別設有對應的上卡塊和下卡塊;所述輪轂鑄造模具外側設有由卡槽和伸縮裝置組成的鎖緊裝置,所述卡槽固定在伸縮裝置的伸縮桿端部,所述卡槽的槽口正對輪轂鑄造模具邊部的上卡塊和下卡塊。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上卡塊、下卡塊以及縮緊裝置分別有兩個,對稱設置在輪轂鑄造模具兩側。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卡槽的槽口設有向外張開的導入口,所述卡槽的開口尺寸與上卡塊和下卡塊合起后的厚度相匹配,所述卡槽的深度與上卡塊或/和下卡塊伸出輪轂鑄造模具邊部的長度相匹配。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伸縮裝置為液壓油缸或者氣缸。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卡槽為鑄鐵材質。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在于:
一、采用卡槽和卡塊配合的方式,以卡槽和上、下卡塊的剛性來實現上、下模具之間的鎖緊,密封效果顯著提高,大大降低了跑鋁和飛邊的程度,節約原料,降低了后續清理工作的難度,縮短了產品制造周期,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并降低了制造成本;
二、油缸從兩側推動卡槽與上、下卡塊嵌合,所需工作壓力大大降低,降低了對油缸的缸徑要求,降低了設備投入資金和運行能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輪轂鑄造模具鎖緊裝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輪轂鑄造模具鎖緊裝置,包括由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組成的輪轂鑄造模具1,所述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在連接處分別設有兩組對應的上卡塊3和下卡塊4;所述輪轂鑄造模具1外側設有兩組由卡槽5和液壓油缸組成的鎖緊裝置,卡槽5固定在液壓油缸的伸縮桿端部,卡槽5的槽口設有向外張開的導入口,所述卡槽5的開口尺寸與上卡塊3和下卡塊4合起后的厚度相匹配,所述卡槽5的深度與上卡塊3和下卡塊4伸出輪轂鑄造模具1邊部的長度相匹配,所述卡槽5的槽口正對輪轂鑄造模具1邊部的上卡塊3和下卡塊4。
如圖1所示,上卡塊3、下卡塊4以及縮緊裝置對稱設置在輪轂鑄造模具1兩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新創雄鋁制品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新創雄鋁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9122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小粒級燒結礦回收裝置
- 下一篇:一種汽車中控防盜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