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換熱板片具有強化波浪形導風換熱槽的熱交換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90105.1 | 申請日: | 2013-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4827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1 |
| 發明(設計)人: | 崔宏濤;殷海昕;羅楠;張松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安岢櫟熱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9/00 | 分類號: | F28D9/00;F28F3/04;F28F3/08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李艷 |
| 地址: | 2154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換熱板片 具有 強化 波浪形 導風換熱槽 熱交換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換熱板片具有強化波浪形導風換熱槽的熱交換器。
背景技術
板翅式空氣熱交換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表面形狀的換熱板片疊裝而成的一種新型高效換熱器。板翅式空氣熱交換器結構上由換熱芯體、端部構件、連接構件及支座等附件組成,換熱芯體是由若干數量的換熱板片構成的空氣層通道單元互相間隔疊加,再經邊緣咬合成型為一體。板翅式空氣熱交換器具有單位體積傳熱面積大、傳熱效率高、流體阻力小、熱容量小、結構緊湊及同時允許幾種介質進行熱交換等優點,是一種目前應用廣泛的空氣換熱器。它在風電、食品、醫院、機械、冶金、石化、電力、電子、通訊等需要通風散熱或回收余熱節能的領域已被廣泛采用。
從板翅式空氣熱交換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上來說,如何控制空氣流動阻力、提高耐溫耐壓能力、增加換熱面積、提升空氣湍流強度等要素,都是決定其換熱效果和換熱效率的主要性能指標。因此,根據各種具體應用環境的實際需求,不斷對這些要素進行有效優化,成為板翅式空氣熱交換器發展和應用上的一種要求和前進的推動力。
目前,無論是實用新型還是發明專利,對板式空氣熱交換器進行優化的方案有很多。例如,專利申請號:201120147816.9,實用新型名稱為:流線型整體強化換熱板的換熱器。此專利中由于換熱板間采用多點支撐,交錯支撐方式支撐,故換熱板表面得到了良好的強度優化,并有良好的承壓能力。此方法結構緊湊、阻力小,?但是制造復雜,成本高,難以在實際制造中實現,因為其表面波紋過于細小,波紋曲率不佳,與其它凸包和凸筋的形狀工藝過渡也不合理,并未真正體現出強化效果。同時換熱效果不是很好,因為該專利在解決空氣湍流強度和增加換熱面積上,效果欠佳,并且分段錯落分布的凸包和凸筋間距過大,容易導致工作中灰塵的積聚,從而在后期影響換熱板片的換熱性能。再例如,專利申請號:200710011541.4,發明名稱為:板式空氣換熱器。該發明將兩張換熱板片互相疊加在一起組成一個基本板束單元,在板束邊緣的波谷處將兩張焊接進而形成一個氣道,每兩個基本板束單元按波浪同向,通過板束連接板將兩個板束的端邊焊接在一起形成另一個氣道,從而增加了換熱面積,提高了換熱效率,但是此方法由于缺乏換熱板片加強凸筋的設計,從而導致換熱板片強度不高,無法承受較高風量的應用環境,因此實際上也無法獲得較好的換熱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為克服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換熱板片具有強化波浪形導風換熱槽的熱交換器,具有換熱面積大、耐壓能力強、傳熱效率高、結構緊湊、輕巧牢固、適應性強、經濟性好、全熱顯熱應用組合界面良好、溫濕度控制靈敏、安裝方便、使用壽命長、構件通用性強、制造標準化程度高因而適合量產、板片可選擇材料范圍廣等諸多優點和特點,按照應用方向來說,可以廣泛地應用于暖通和電子冷卻這兩個領域,起到既散熱和調節空氣又實現余熱回收的環保節能作用。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換熱板片具有強化波浪形導風換熱槽的熱交換器,它包括由多個換熱板片上下疊加而成的換熱芯體、設置在換熱芯體的外部使熱交換器與外部設備相連接的端部構件和連接構件,相鄰的兩個換熱板片之間形成扁矩形空氣通道,換熱板片的表面上具有多個依次密集排列并且長度方向呈波浪形設置的導風換熱槽,導風換熱槽根據熱效率優化和制造工藝合理化,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寬度。眾多密集的導風換熱槽,在板片上起到了增加換熱面積,提升換熱板片的平面強度的作用,同時有效導引來流空氣,始終使來流空氣沿著一定角度前進,并不斷地破壞來流空氣的邊界層,使來流空氣在換熱板片之間的空氣通道中以三維螺旋運動軌跡向前推進,從而與換熱板片之間進行充分的蓄熱和換熱,提高了換熱系數,而且減少灰塵積聚的幾率。
進一步地,導風換熱槽的長度方向所呈的波浪形的任意偏角小于45度,該波浪形可以使來流空氣始終與導風換熱槽保持小于45度的角度。
進一步地,換熱板片具有多個從下表面凸出的第一支撐部以及多個從上表面凸出的第二支撐部,且位于上方的換熱板片的第一支撐部與位于下方的換熱板片的第二支撐部相抵。第一支撐部和第二支撐部配合在兩個換熱板片之間形成有效的剛性支撐。在更加優選的方案中,第一支撐部沿著導風換熱槽的長度方向設置,并貫穿與換熱板片的主要表面區域,其深度可以通過模具調節。當第一支撐部和第二支撐部與導風換熱槽之間相交時,三者均為連續不間斷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安岢櫟熱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安岢櫟熱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9010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罐式儲熱介質儲、放熱系統
- 下一篇:一種單把面盆水龍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