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固定渦輪后排氣接管的多功能支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87094.1 | 申請日: | 2013-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302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魏曉東;余錦海;周凱華;楊俊;韋斯定;蘇文強;蔣國棟;吳英武;劉運強;劉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N13/08 | 分類號: | F01N13/08;F01N13/18 |
| 代理公司: | 玉林市振盛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 45109 | 代理人: | 邱振泉 |
| 地址: | 537005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固定 渦輪 排氣 接管 多功能 支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固定渦輪后排氣接管的多功能支架。
背景技術
渦輪增壓器已經普及到許多類型的汽車上,它彌補了一些自然吸氣式發動機的先天不足,使發動機在不改變排氣量的情況下可以提高輸出功率10%以上。對于發動機的排氣而言,為不影響發動機性能、結合發動機在整車上的布置情況,發動機燃燒后的高溫高壓廢氣經過渦輪增壓器之后,通常需要由渦輪后排氣接管引出,受結構及工況限制,渦輪后排氣接管通常為鑄鐵件,重量較大,安裝方式為一端與增壓器口連接,一端與整車的排氣管路連接,受力方式為懸臂梁式,因此,渦輪后排氣接管時刻處于高溫、高壓、高振動的工況下,設計中,對其增加輔助支撐非常重要。原有結構中,渦輪后排氣接管的輔助支撐支架,其一端通過M10螺栓固定到排氣管上,另外一端通過M10螺栓與渦輪后排氣接管相連接;另外,為減少進油管的振動,單獨設計了進油管支架,其與渦輪后排氣接管支架疊裝,側面開有螺紋孔,將進油管管夾安裝在上面,以此固定渦輪后排氣接管及進油管。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解決在現有的結構中,固定螺栓裝配空間狹小,裝配困難,難以滿足批量生產的需求的和在現有結構中,固定渦輪后排氣接管與進油管分別用兩個支架支撐,成本較高的,渦輪后排氣接管支架與進油管支架疊裝,如兩支架的貼合面不平或存在油污異物會造成螺栓假性上緊,長時間會出現螺栓容松動,造成支撐失效。需要改進的,并通過整合渦輪后排氣接管支架與進油管支架的功能,簡化零件,降低零件成本,解決固定螺栓潛在松動問題及解決諸多問題的一種固定渦輪后排氣接管的多功能支架。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的,一種固定渦輪后排氣接管的多功能支架,包括排氣管、?排氣管罩、?渦輪增壓器、?進油管、?渦輪后排氣接管、?渦輪后排氣接管支架、第一螺栓M10、進油管支架、進油管管夾、第二螺栓M10、螺栓過釘孔E、長腰孔D、通孔F、頂板B、底板A、后板C,其特征在于排氣管(1)有排氣管罩(2),排氣管罩(2)通過渦輪后排氣接管支架(6)與渦輪后排氣接管(5)連接,其中渦輪后排氣接管支架(6)用第二螺栓M10(10)通過底板A(15)的長腰孔D(12)與排氣管罩(2)連接,渦輪后排氣接管支架(6)通過用第一螺栓M10(7)與渦輪后排氣接管(5)連接,進油管管夾(9)夾持進油管(4),進油管(4)并與渦輪增壓器(3)連接,渦輪后排氣接管(5)與渦輪增壓器(3)連接,進油管管夾(9)固定在渦輪后排氣接管支架(6)上,底板A(15)的底面與排氣管(1)貼合,其上有長腰孔D(12),頂板B(14)的頂面與渦輪后排氣接管(5)貼合,其上有螺栓過釘孔E(11),后板C(16)為進油管管夾(9)的安裝平面,其上有通孔F(13)。
渦輪后排氣接管支架(6)為U形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1、本實用新型簡化了原來雙支架支撐渦輪后排氣接管的結構,采用直接沖壓成型,外形美觀,制造工藝簡單,零件成本低。
2、本實用新型的支架螺紋孔通過焊接螺母的形式實現,減少了刀具及機加工成本,制造成本低。
3、本實用新型改進了裝配工藝,先將渦輪后排氣接管支架預裝到渦輪后排氣接管上,解決其固定螺栓因裝配空間不足裝配困難的問題,可實現批量生產要求。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構成是這樣的:
圖1為現有的渦輪后排氣接管安裝裝配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優化后渦輪后排氣接管支架安裝裝配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渦輪后排氣接管支架主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渦輪后排氣接管支架俯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渦輪后排氣接管支架右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渦輪后排氣接管支架軸測圖。
圖1~圖6中,排氣管(1)、?排氣管罩(2)、?渦輪增壓器(3)、?進油管(4)、?渦輪后排氣接管(5)、?渦輪后排氣接管支架(6)、第一螺栓M10(7)、進油管支架(8)、進油管管夾(9)、第二螺栓M10(10)、螺栓過釘孔E(11)、長腰孔D(12)、通孔F(13)、頂板B(14)、底板A(15)、后板C(16)。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是這樣的,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支架為U形結構,U形的三個面分別定義為A面、B面、C面,?其中,A面與排氣管(1)貼合,其上開有長腰孔D,裝配時能沿長腰方向進行調整。B面與渦輪后排氣接管(5)貼合,其上開有M10的螺栓過釘孔E。C面為進油管管夾的安裝平面,其上開有一個?7的通孔F,在E面的對面對應?7的通孔處焊接了一個M6的螺母F,用于安裝管夾支架的固定螺栓。
裝配時,用一顆M10螺栓穿過過釘孔E(11)先將渦輪后排氣接管支架(6)與渦輪后排氣接管(5)連接,進行預裝。再將渦輪后排氣接管(5)連接到增壓器(3)上,然后用一顆M10螺栓穿過長腰孔D(12)將渦輪后排氣接管支架(6)支架固定在排氣管罩(2)上,最后用1顆M6螺栓將進油管管夾(9)固定到渦輪后排氣接管支架(6)上。本實用新型為U形結構,用鋼材直接沖壓成型,結構簡單,外形美觀。本實用新型既有支撐渦輪后排氣接管的作用,還能起固定進油管的作用,實現多功能。本實用新型的內螺紋通過焊接螺母形式實現,不需要在支架上攻螺紋,減少了刀具及加工需求,制造簡單,成本低。本實用新型支架的裝配工藝為預裝工藝,解決固定螺栓裝配空間狹小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8709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導風罩結構的汽油機
- 下一篇:柴油機排氣后處理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