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換把調頭采摘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86906.0 | 申請日: | 2013-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578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 發明(設計)人: | 杭頌斌;孫永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門市萬科保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D45/24 | 分類號: | A01D45/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盧海洋 |
| 地址: | 2261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調頭 采摘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換把調頭采摘機構。
背景技術
豆類作為一種常見的農產品,具有豐富的蛋白質及維生素C。青豆收割基本上是農民手持鐮刀人力收割,由于大面積種植其秧苗大都匍匐在地面,收割費時費力,效率低。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特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換把調頭采摘機構。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換把調頭采摘機構,包括柔性夾持器a、柔性夾持器b、秸稈傳送器、多契齒帶式采摘器和彈性壓桿,所述多契齒帶式采摘器底部設有柔性夾持器a,所述多契齒帶式采摘器頂部設有柔性夾持器b,所述柔性夾持器a與柔性夾持器b之間設有秸稈傳送器,所述秸稈傳動器底端與柔性夾持器a的連接處設有導向裝置,所述秸稈傳送器外部設有彈性壓桿。
所述導向裝置包括導向桿a和導向桿b,所述導向桿a與導向桿b相配合,所述導向桿b與彈性壓桿底端連接,所述秸稈傳動器底端與導向桿a相配合。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利用換把調頭采摘機構對豆萁進行采摘,利用換把和調頭進行兩次采摘,提高了豆萁的采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圖。
圖3為圖1中A-A向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柔性夾持器a,2、柔性夾持器b,3、秸稈傳送器,4、多契齒帶式采摘器,5、彈性壓桿,6、導向桿a,7、導向桿b,8、豆萁。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換把調頭采摘機構,包括柔性夾持器a1、柔性夾持器b2、秸稈傳送器3、多契齒帶式采摘器4和彈性壓桿5,多契齒帶式采摘器4底部設有柔性夾持器a1,多契齒帶式采摘器4頂部設有柔性夾持器b2,柔性夾持器a1與柔性夾持器b2之間設有秸稈傳送器3,秸稈傳動器3底端與柔性夾持器a1的連接處設有導向裝置,秸稈傳送器3外部設有彈性壓桿,導向裝置包括導向桿a6和導向桿b7,導向桿a6與導向桿b7相配合,導向桿b7與彈性壓桿5底端連接,秸稈傳動器3底端與導向桿a6相配合。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利用換把調頭采摘機構對豆萁進行采摘,利用換把和調頭進行兩次采摘,提高了豆萁的采凈率。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柔性夾持器a夾持著豆萁8的根部,然后進入到多契齒帶式采摘器中,豆萁上部被采摘,在導向桿a和導向桿b的引導下,豆萁的上部進入秸稈傳送器和彈性壓桿之間并被夾住,而柔性夾持器a同時釋放,完成了換把動作,豆萁在秸稈傳送器驅動下繼續前行,被柔性夾持器b夾持并進入多契齒帶式采摘器,對根部進行采摘,即掉頭采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門市萬科保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海門市萬科保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8690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