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化工流程泵軸承箱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84000.5 | 申請日: | 2013-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759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興;邵雯;李文進;黎海雁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58 | 分類號: | F04D29/58;F04D29/046 |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趙云 |
| 地址: | 650501 云南省昆明市***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化工 流程 軸承 箱體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軸類轉動支承裝置,特別是適用于石油化工、硫磷化工、冶金、煤炭、造紙、制藥、環保等行業用的化工流程泵中的軸承箱體。
背景技術
目前,臥式、單級、單吸懸臂式離心泵在化工行業的運用中發現,輸送介質大多為高溫介質,采用傳統的沒有冷卻結構的軸承箱體時,介質的高溫傳遞到軸承箱部件上,前、后兩端的軸承在高溫下工作,易發熱,導致燒毀;軸承體部件易發生變形,轉子部件易與靜止部件摩擦,產生振動或抱死,這些因素極大地降低了軸承的運行壽命及泵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化工流程泵軸承箱體,適用于輸送高溫介質的化工流程泵,可對軸承箱體降溫,避免軸承體部件變形,延長泵的使用壽命。
解決發明上述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在箱體對應軸承位置的外壁設置有散熱片或冷卻水套,且在箱體對應軸承位置的外壁還分別設置脈沖測振孔和軸承測溫孔。
該發明的軸承箱體有三種結構形式:空冷結構、水冷結構、風冷結構。
空冷結構為:散熱片對稱設置在箱體兩側,共計6~12片,前、后兩軸承孔設置有軸向定位的擋圈,在前、后兩軸承之間箱體上設置有視油窗、恒位油杯孔和測油溫孔,箱體的頂部設置油液分離器孔,箱體的底部設置放油孔,前軸承孔之前的箱體底部設置排污孔。
水冷結構為:冷卻水套罩在箱體對應后軸承的位置,通過螺栓壓緊在箱體的結合面上,結合面之間設置有O形密封圈,前、后兩軸承孔設置有軸向定位的擋圈,在前、后兩軸承之間箱體上設置有視油窗、恒位油杯孔和測油溫孔,箱體的頂部設置油液分離器孔,箱體的底部設置放油孔,前軸承孔之前的箱體底部設置排污孔。
風冷結構與上述空冷結構相似,不同點是,軸的外延長端通過鍵連接有冷卻風扇,后軸承蓋上裝有導風罩,導風罩的出風口對著散熱片。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是:通過設置散熱片或冷卻水套,可有效地將前、后兩端軸承處的散熱面積擴大,避免熱變形所造成的摩擦、振動或抱死現象,延長泵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空冷結構軸承箱體的軸端方向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空冷結構軸承箱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水冷結構軸承箱體的軸端方向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水冷冷結構軸承箱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風冷結構軸承箱體的軸端方向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風冷冷結構軸承箱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前軸承孔1、起吊螺栓孔2、擋圈3、油液分離器孔4、擋圈5、脈沖測振孔Ⅱ6、脈沖測振孔Ⅰ7、后軸承孔8、恒位油杯孔9、測油溫孔10、視油窗11、放油孔12、排污孔13、散熱片14、軸承測溫孔15、軸承測溫孔16、箱體17、冷卻水出口18、螺栓19、O形密封圈20、冷卻水套21、O形密封圈22、冷卻水入口23、彈簧24、后軸承蓋25、冷卻風扇26、導風罩27、鍵28、軸29。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參見圖1、2,圖中為空冷結構軸承箱體。在箱體17對應前軸承孔1和后軸承孔8的兩側各均勻地分設6~12片軸承散熱片14,利用增大散熱面積進行散熱冷卻。前、后軸承孔處的兩端外側設有軸承測溫孔15,對軸承溫度進行監控;并還設有脈沖測振孔Ⅰ7和脈沖測振孔Ⅱ6,對軸承振動進行監控。前、后軸承孔1、8分別分別安裝擋圈3、5,對軸承進行軸向定位。起吊螺栓孔2位于箱體17頂部,裝起吊螺栓,便于吊運。油液分離器孔4也位于箱體17頂部,其中裝有液分離器,便于軸承腔體中氣體的排除、加油作用。排污孔13在前軸承孔1外側的箱體17底,用于污水的集中排放。放油孔12位于前軸承孔1和后軸承孔8之間的儲油空腔底部,用于污油的排放。視油窗11設在儲油空腔位置,用于油位的檢測。恒位油杯孔9設在儲油空腔位置,用于更加直觀地檢測油位及加油,測油溫孔10也在儲油空腔位置,用于油溫的檢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8400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尾號限行提醒器
- 下一篇:用于與用戶交互的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