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蜜蜂分巢用引蜂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83342.5 | 申請日: | 2013-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580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 發明(設計)人: | 賴秋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賴秋萍 |
| 主分類號: | A01K57/00 | 分類號: | A01K5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5141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蜜蜂 分巢用引蜂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蜜蜂捉捕工具,更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蜜蜂分巢用引蜂裝置。
背景技術
蜜蜂在蜂箱中繁殖到一定數量時,工蜂就會培育出另一個蜂王,進行分巢。在分巢時,現有的做法是等分巢出的蜂群聚集在某個地方后,再穿上特制密封服,用掃把之類的工具將蜂群掃進蜂箱中。這種做法不僅麻煩,而且具有一定難度,如果操作不當,還有可能會給蜜蜂蜇傷或是收捕失敗。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效果良好的蜜蜂分巢用引蜂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蜜蜂分巢用引蜂裝置,其中所述引蜂裝置由黑色的錐形遮光罩和設置在錐形遮光罩內的引蜂柱組成,所述引蜂柱由若干黑色棉布條構成;所述若干黑色棉布條的一端綁扎成束固定在錐形遮光罩內頂部,另一端延伸至錐形遮光罩外側;所述引蜂柱的下端與錐形遮光罩開口部之間的間距為10~15cm。
上述的一種蜜蜂分巢用引蜂裝置中,所述錐形遮光罩縱截面的夾角為30~60°。
上述的一種蜜蜂分巢用引蜂裝置中,所述錐形遮光罩的高度為35~45cm。
上述的一種蜜蜂分巢用引蜂裝置中,所述錐形遮光罩內頂部設有固定座,所述引蜂柱的上端固定在固定座上。
上述的一種蜜蜂分巢用引蜂裝置中,所述錐形遮光罩頂部設有定位鉤,所述定位鉤下端穿過錐形遮光罩固定座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結構后,通過采用蜜蜂喜歡的黑色作為遮光罩,既滿足蜜蜂對顏色的需求,又滿足蜜蜂喜陰的特點,同時通過設置黑色棉布條制成的引蜂柱,可以方便蜜蜂以引蜂柱為支點在遮光罩內聚集,達到收蜂的效果。進一步地,通過嚴格控制遮光罩的角度以達到控制罩光線的目的,同時,通過控制引蜂柱與錐形遮光罩開口部之間的間距,保證在吸引蜜蜂時,既不會由于引蜂柱下端與錐形遮光罩開口部之間的間距太長而在爬行的中途飛走,也不會由于該段間距太短而起不到吸引蜜蜂的目的。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錐形遮光罩1、引蜂柱2、固定座3、定位鉤4。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蜜蜂分巢用引蜂裝置,所述引蜂裝置由黑色的錐形遮光罩1和設置在錐形遮光罩1內的引蜂柱2組成,所述錐形遮光罩1的高度為35~45cm;所述引蜂柱2由若干黑色棉布條構成;所述若干黑色棉布條的一端綁扎成束固定在錐形遮光罩1內頂部,另一端延伸至錐形遮光罩1外側;所述引蜂柱2的下端與錐形遮光罩2開口部之間的間距為10~15cm。所述錐形遮光罩1縱截面的夾角為30~60°,優選角度為45°。這樣可以保證錐形遮光罩1內的光線不會太暗也不會太亮,保證收蜂的效果,如果光線太亮或太暗,均有可能造成蜜蜂進來后還會飛走。
進一步地,為了方便安裝引蜂柱2,在錐形遮光罩1內頂部設有固定座3,所述引蜂柱2的上端固定在固定座3上。同時,在錐形遮光罩1頂部設有定位鉤4,所述定位鉤4的下端穿過錐形遮光罩1與固定座3固定連接,這樣在使用時,可以方便放置,方便地將引蜂裝置掛在蜂箱側邊的位置,方便蜜蜂發現該裝置。
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的引蜂裝置放置在蜂箱的附近,當蜜蜂分巢時,從蜂箱飛出的蜜蜂由于其喜陰暗習性,會飛向黑色的錐形遮光罩1,并沿著引蜂柱2爬入陰暗的錐形遮光罩1內,由于引蜂柱2也黑色的棉布條,既是蜜蜂喜歡的顏色,也方便蜜蜂在上面爬行。當蜜蜂均進入錐形遮光罩1內時,即可采用薄板擋住錐形遮光罩1的口部,引至新蜂箱,將蜜蜂抖入箱中,即完成蜜蜂的誘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賴秋萍,未經賴秋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8334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提取系統頻率波動信號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壓縮機缸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