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復合線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83107.8 | 申請日: | 2013-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870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8 |
| 發明(設計)人: | 早川良和;江島弘高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立電線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R31/06 | 分類號: | H01R31/06;H01R24/00;H01B7/00;H01B7/1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蘊;李延虎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用的復合線束。
背景技術
一直以來,公知有車輛的ABS(剎車防抱死系統)所使用的ABS傳感器。ABS傳感器是對車輪的旋轉速度進行測定的傳感器,其傳感器部(傳感器測頭)設置在車輪的附近。設置在車輪的附近的傳感器部、和設置在車身側的控制裝置(電子控制單元)利用ABS傳感器用電纜連接。
另外,近年來,利用電力代替液壓來對制動器進行控制的電力制動器逐漸得到普及。此外,使停車制動器電動化的電動停車制動器(EPB)也廣為所知,在本說明書,該電動停車制動器也包含在電力制動器中。在電力制動器中,設置在車輪上的制動卡鉗(驅動器)、和設置在車身側的控制裝置利用電力制動器用電纜(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連接。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92028號公報
然而,在以往,ABS傳感器用電纜和電力制動器用電纜即使連接目的地在大致相同位置,也都是分別敷設的。由于車輛的配線空間有限,而且配線的作業也繁雜,因此希望得到改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鑒于上述情況而提出的技術方案,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地利用車輛的配線空間,并能夠容易地進行配線作業的復合線束。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而提出的方案,
方案1是一種復合線束,其特征在于,
具備復合電纜,該復合電纜構成為以共用的外部護套包覆電力制動器用電纜和ABS傳感器用電纜而一體化的結構。
方案2根據方案1所述的復合線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復合電纜的端部分支出上述電力制動器用電纜和上述ABS傳感器用電纜,在上述電力制動器用電纜和上述ABS傳感器用電纜的至少一方的端部設置連接用的連接器。
方案3根據方案1所述的復合線束,其特征在于,
上述ABS傳感器用電纜構成為以內部護套一并包覆兩根信號線的結構。
方案4根據方案3所述的復合線束,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部護套由熱塑性樹脂構成,上述內部護套由交聯熱塑性樹脂構成。
方案5根據方案4所述的復合線束,其特征在于,
上述熱塑性樹脂為熱塑性聚氨酯,上述交聯熱塑性樹脂為交聯熱塑性聚氨酯。
方案6根據方案5所述的復合線束,其特征在于,
上述交聯熱塑性聚氨酯是對添加了有機硅烷偶合劑的熱塑性聚氨酯進行交聯處理后得到的,在上述ABS傳感器用電纜的一端,利用樹脂模制件將ABS傳感器的傳感器部一體化。
方案7根據方案3所述的復合線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外部護套與上述內部護套之間,設置用于降低上述外部護套與上述內部護套的熔著的隔離層。
方案8根據方案7所述的復合線束,其特征在于,
上述隔離層由金屬構成,且以覆蓋上述ABS傳感器用電纜的方式設置。
方案9根據方案1~8中任一項所述的復合線束,其特征在于,
以覆蓋上述電力制動器用電纜的電源線的方式設置屏蔽導體。
方案10根據方案1~7中任一項所述的復合線束,其特征在于,
上述電力制動器用電纜是作為車輛停止后使抑制車輪的旋轉的機構發揮作用的電流流動的導電路用電纜。
本實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根據本實用新型,能夠提供一種可有效地利用車輛的配線空間,并且容易進行配線作業的復合線束。
附圖說明
圖1(a)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復合線束的俯視圖,圖1(b)是圖1(a)的1B-1B線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方式的復合線束的剖視圖。
圖3(a)、圖3(b)是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方式的復合線束的剖視圖。
圖4(a)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變形例的復合線束的俯視圖,圖4(b)是圖4(a)的4B-4B線剖視圖。
圖中:
1—復合線束,2—電力制動器用電纜,3—ABS傳感器用電纜,4—外部護套,5—復合電纜,6—連接器,7—電源線,8—保護件,9—信號線,10—內部護套,11—傳感器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按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圖1(a)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復合線束的俯視圖,圖1(b)是圖1(a)的1B-1B線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立電線株式會社,未經日立電線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8310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