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纜連接套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82436.0 | 申請日: | 2013-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565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明(設計)人: | 吳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衢州市易凡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15/18 | 分類號: | H02G15/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衢州市衢州經濟開***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纜 連接 套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纜連接套管,尤其涉及一種端蓋連接的硅酮密封膠和密封圈雙重密封的提高被連接電纜抗拉伸強度和增加電纜接頭部位防水性能和絕緣性能的防護套管。
背景技術
在工業電纜安裝工作中,由于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變化,電纜不能完全拉直使用,經常遇到實際安裝長度大于現有電纜的長度,在電纜維修時,也會遇到電纜連接的情況。當電纜需要連接時,公知技術的方法是采用分接箱、地下電纜井、在電纜外纏繞防水膠布等方法來保證電纜絕緣。采用以上方法的電纜在戶外潮濕環境、地下含水土層、水下等惡劣環境就不能保障電纜的絕緣性能。尤其是在惡劣環境下施工時對電纜進行牽拉,因為電纜在連接時不可能將多跟電纜芯的連接長度做成長短完全相同,電纜芯在長度不同時受到外力牽引,會造成連接位置絕緣層撕裂,電纜芯斷裂,給施工安全和用電安全造成嚴重的隱患和無法避免的惡果,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因此,在惡劣環境使用的電纜如果長度不夠或維修時,為了避免安全事故,一般采用更換電纜的方法解決,這個方法雖然簡單,存在施工周期長、造價高、施工難度高、綜合成本高等問題。
檢索專利文獻,雖然有類似技術方案,專利名稱是:電纜接頭密封鎖緊保護裝置(專利號:201020173740.2)提出了技術方案是保護殼體的兩端進線口處設置有齒形密封,齒形密封內部設置有密封槽和橡膠圈,在密封螺母鎖緊時,齒形密封隨之鎖緊,達到提高電纜的抗拉強度和保護殼體密封的目的,但是該技術方案只能針對民用的小截面的電纜,大截面的工業電纜自重大,拉動電纜時受力大,在施工時僅靠鎖緊螺母產生的擠壓力和摩擦力是不能抵抗電纜拉力,尤其是電纜使用時受到其他機械力產生運動時,該專利的電纜保護殼不能可靠保護電纜,當電纜從海底深水穿過時,海底越深壓力越大,同時洋流對電纜產生擾動,該專利的技術方案不能保證電纜連接位置的抗拉強度和防水密封性能。目前無有一種端蓋連接的硅酮密封膠和密封圈雙重密封的提高被連接電纜抗拉伸強度和增加電纜接頭部位防水性能和絕緣性能的防護套管,檢索專利文獻無該技術新的技術方案公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無有一種端蓋連接的硅酮密封膠和密封圈雙重密封的提高被連接電纜抗拉伸強度和增加電纜接頭部位防水性能和絕緣性能的防護套管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端蓋連接的硅酮密封膠和密封圈雙重密封的提高被連接電纜抗拉伸強度和增加電纜接頭部位防水性能和絕緣性能的防護套管,該連接電纜抗拉伸防水絕緣套管,成本低,對電纜接頭的密封性好,絕緣度高且被連接電纜抗拉強度高,達到對被連接電纜雙重密封且提高被連接電纜抗拉強度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工藝原理是防護管對電纜接頭進行機械防護,硅酮密封膠和密封圈對被連接的電纜接頭進行雙重密封作用,壓緊蓋將電纜壓端蓋上,避免了連接后的電纜芯長短不一所現象造成的后果,提高了被連接電纜的抗拉強度。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由左壓緊蓋、左鍥形密封圈、左端蓋、左擋圈、防護管、右電纜、硅酮密封膠、右壓緊蓋、右鍥形密封圈、右端蓋、右擋圈組成,其特征是左端蓋和右端蓋以螺紋連接在防護管的兩端,防護管的左側內部有左擋圈,防護管的左端蓋與左擋圈之間填有硅酮密封膠,防護管的右端蓋與右擋圈之間填有硅酮密封膠,左壓緊蓋與左端蓋以螺紋連接,其間有左鍥形密封圈,右壓緊蓋與右端蓋以螺紋連接,其間有右鍥形密封圈,使用時在左電纜上依次套入左壓緊蓋和左鍥形密封圈和左端蓋和左擋圈和防護管,留出待連接的電纜,在右電纜上依次套入右壓緊蓋和右鍥形密封圈和右端蓋和左擋圈,留出待連接的電纜,然后將待連接的電纜的錯位連接后,電纜接頭置于防護管的中間,然后將左擋圈推入防護管的左側管內,同時將右擋圈推入防護管的右側管內,然后將硅酮密封膠填滿左擋圈與防護管和左端蓋中間的空間,將硅酮密封膠填滿左擋圈與防護管和右端蓋中間的空間,待硅酮密封膠基本固化且表面用指甲按壓能留下明顯指甲凹痕時,即達到最終固化硬度80%時,在此基本固化的硅酮密封膠表面涂1毫米厚的硅酮密封膠后將防護管與左端蓋旋轉緊固,同時將防護管與右端蓋旋轉緊固,然后將左鍥形密封圈推入左端蓋與左電纜之間的縫隙,同時將右鍥形密封圈推入右端蓋與右電纜之間的縫隙,然后將左壓緊蓋與左端蓋旋轉緊固,同時將右壓緊蓋與右端蓋旋轉緊固,即可進入下一步施工,達到對被連接電纜雙重密封且提高被連接電纜抗拉強度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關鍵技術是:硅酮密封膠填滿擋圈與端蓋中間的空間后,表面光滑平整,必須待硅酮密封膠基本固化且表面用指甲按壓能留下明顯指甲凹痕時,即達到最終固化硬度80%時,在基本固化的硅酮密封膠表面涂1毫米厚的硅酮密封膠后才能將端蓋緊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衢州市易凡設計有限公司,未經衢州市易凡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8243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